| 分类: 新锐观点集 |
中语录:春节是华人每年检阅生活喜悦的时间。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明天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的除夕夜,即将迎来幸福的猪年,再次为光顾我博客的每位朋友鞠个躬,给您们拜年了!各位兄弟姐妹、父老乡亲新春快乐!猪年大吉大利!
我的童年,我的春节
在儿童时代,我生活在农村。过春节是非常隆重的事情,整个社会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除夕晚上,每家都摆上十碗食品,十杯酒,点上两根蜡烛,再点上香,烧起纸钱,还放鞭炮和焰火。全鞭是一百个小炮连在一起的,一点着,一分钟内要响一百声。这家点完那家点,接连不断,呈现出热闹的过节气氛。一个家族都在一块上供,献给同一的祖先。摆了很多桌子,点着很多蜡烛,香火大盛,一片辉煌,烟雾弥漫。小孩子在一起,不知如何是好,只是跟着兴奋。以后,我们把大家欢乐的事都说成“像过年那样”。到了深夜,才结束。然后才收拾回家,关门吃年夜饭。关门之前,先放炮,告诉别人请不要打扰。全家自己安心过年了。平时,吃饭多,吃菜少,这一晚上,菜随便吃。当时,我们认为这是一次大的享受。但是,饭也要吃,哪怕只吃三口,也要盛三碗,剩下半碗饭,表示年年有余。年夜饭有“太平”,是祈求一年太平的意思。正月初一,早晨很早起床,一开门,先在门前放一鞭炮,表示已经起来。这一天,禁忌有:不干活,不拿铁器,不扫地,不倒垃圾。早饭吃素。小朋友都穿上最新最好的衣服,吃饱就玩。不吵架,不打仗,好像这一天不和谐,会给这一年带来不好的命运。每个人都觉得应该过好这一天。拿着压岁钱,想去买什么玩的吃的,结果都买不到,因为商家也都回家过年,商店大多停业了。除了去看耍龙灯跳狮舞,有的还顶着神像玩耍,跑来跑去,其他人就跟他们打闹。什么事不做,就是玩。出外工作的人也都回来,在一起谈天说地,讲一些外地的奇闻怪事,很有趣味。好像全社会都放假,也像刚打完仗,进入休整阶段,轻松一阵子,准备新的战斗。开始,小孩很重视这个节日,可以带来许多欢乐。年龄增加,情绪也在变化。考虑的问题就不同了。小孩想的是如何玩。大人想的就非常复杂了,但都一致认为这个节日是重大的、重要的。要好好过,但都没有想过它的意义。
春节是华人文化的精髓
春节最初是代表立春的节气,具体是怎么来的说起来很专业我就不一一介绍了。但说到底就是一个时间,时间有自然与人文的两种。自然的时间,就是不断逝去的过程。而人文的时间却是非常丰富的、精彩的。除夕到初一,是岁末年初,举行各种仪式,送旧迎新。岁末是驱疫送旧,年初是迎福纳新。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从除夕到初一,自然时间没有什么特殊性,而在人文方面说,则是非常特殊的日子。它象征一年周期的结束,又象征新一年周期的开始,从这天开始,每个人都长了一岁。在这样的喜庆日子里,穿最新最好的衣服,吃美味佳肴,说吉庆的语言,讲吉利的故事,一切都从最美好的开始,也是对人生幸福的祈盼和追求。春节是华人每年检阅生活喜悦的时间,是一年的开始,似乎与这一年的命运紧密相联,百姓都非常重视。
中国人过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特色传统,这个传统联系着民族精神。在全世界华人华侨集居地,都会记住春节这个日子,都会作充分准备。到时候,就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欢度一年一度辞旧迎新的佳节。有的放鞭炮,有的舞龙狮,有的唱京戏,还有的演杂技,演其他节目。民族传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节日气氛更加热烈。经济发达和社会进步,人寿年丰充满喜庆。传统节日刚形成的时候,一般都带有迷信色彩,到后来,就形成了民族的文化。那些科学最发达的国家也都在过传统节日,说明过传统节日已经不是什么迷信活动,而是文化活动了。各民族的传统节日的文化活动,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民族凝聚力的表达方式。春节在华人心目中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影响着全世界五分之一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春节拉动中国的经济
在农村,似乎每年的辛劳都是为了等到春节这一天,到了年底很多事情都是为春节而准备。无论是吃的还是穿的,用的。从生活的角度来说,没有什么节日对物质的需求还比这么大的了,这一天可以说全世界的华人整体上是吃最好的,穿最好的。尽管现代社会发展了很多,可依然改变不了春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具体就是拉动着中国的经济。
今天我去了超市家乐福看了一下,人山人海,选好东西付钱要排队20分钟以上,真是一派热闹景象。所有人家都在为春节大量采购物资,吃的用的,还有家用电器。这几天是很多商家爆满,营业额成几陪翻长的时间,为国家创造了更多的GDP。
再看看交通,一票难求。广州火车站今天要运送17万人到全国各地。飞机和汽车一样繁忙到极限。所有这一切的一切,导致上班的人领到奖金,发了第13个月工资,没工作的领了红包,全社会消费能力最强劲的时候到了。即使社会越来越现代,也无法改变传统节日的内涵,至少可以去旅游了,可以在酒店吃年夜饭。
为民族的传统文化喝彩,享受春节的祥和与幸福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