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阳光刺痛我的心-生活 |
我最开始使用彩铃的时候,我选择的歌曲是19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歌《铁血丹心》。其实我是蛮怀旧的人,1983年的歌曲出的时候我才四岁,什么都不知道,但现在依然很热爱,我喜欢那种很沧桑和曲折的感情经历和人生磨练。不过后来我还是觉得不个性,随后换了一个音乐作为彩铃,它就是《蓝精灵》。这直接是一个动画片的歌曲,很儿童化。后来这个彩铃得到很多人的好评,至少在这个繁忙的都市生活里,很多工作上的人打我电话能听到如此让是变化心情个音乐,自然是件好事。同时,我真的很渴望童心,多保持一些人本性的乐趣。同时,的确也成了我展示个性的标签。
今天我其实不是要说上面这个事,我要说的是这个彩铃产业。当世界杯正在火热进行的时候,黄健翔喊破嗓子的声音——“点球!点球!”“伟大的左后卫”“灵魂附体”“球进了球进了”“意大利万岁”这些经典的词汇和声音立即传遍大江南北,用N种方言进行改版进行娱乐。可当时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声音或者这种创意是很有价值的,很快第二天就被运用在彩铃上。彩铃下载都是需要钱的,一个彩铃下载动不动就是上百万的数量,好的远远不止这个数字。下载一个彩铃平均5块钱,就有创作公司赚了几十上百万,通信公司赚取数百万。这样一算下来,当时CCTV应该把这个事情当作知识产权发表声明收取费用,还可以多赚一点费用。
如果时间倒退到10年前,很难有人能想象的到,一种声音也会成为一种可以赚钱的产业,但是在中国通讯业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看上去天方夜谭一样的事情真的就在我们眼前实现了。彩铃,一种回铃音,一种大家在播打对方电话时听到的一种声音,竟然在今天的中国形成了一种产业,并创造了其独有的商业和文化价值。全国几亿移动电话用户,只要其中几分之一不断使用和更换彩铃,每年就有数亿元的产业规模。于是很多人专门干起来彩铃创作,很多不懂音乐有创意的“乐队”乐此不疲,在北京上海出现了很多彩铃公司。当社会一旦产生经典语录的时候,当新推出的电影有经典台词的时候,彩铃不断地更新,成为一个很有趣的社会现象。这让我们在想像,还会有什么新的产业会诞生呢?不管我们想得出来与否,事实上肯定是有的,而且越来越多,越来越快,机会只有敏锐的才能碰上。
不过,这个产业不是一片阳光,也同样存在很多问题。有业内专家认为,现在彩铃在我国发展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其版权问题。正入前文所述,龙乐文化扯起版权大旗,诉贵州移动、青海移动和天津联通三家运因商彩铃录音制作权侵权一事,只是彩铃版权市场侵权的冰山一角。知识经济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移动运营商的“傲慢”和SP对彩铃版权的无知将成为我国彩铃市场今后发展的隐患。
但目前情况来看,彩铃的确改变了人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成为了中国信息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我只希望,彩铃成为一个合格和规范的文化产业,而不是“流星”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