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秋的夜的冷风里

(2011-12-02 12:16:40)
标签:

卖艺

圆梦组合

身残志坚

西安

文化

分类: 我的散文

http://s13/middle/48b292954b31461d4874c&690
深秋的夜的冷风里

(本文收录于“2012年西府散文选”)

    深秋了,天气明显凉了,微微冷风中,街头行道树的枯黄叶片纷纷飘落。傍晚,倦怠的人们踩着落叶都在下班或者放学回家的路上。家在此刻,就是温暖而安逸的一个符号。

我也在街头,我是出来觅食的。一日三餐,就算是无所事事,少吃一顿还真不行。吃饭有时候让人觉得无聊又没趣,在没有食欲的时候,吃饭就成了人的一个毫无快感的负担。

天色渐渐黑了,昏黄的路灯下,街头的小摊小贩也慢慢多了起来,地上铺着一块塑料布,上面放着各种零零碎碎,摆摊的人隐没在后面的暗影里,看见有人驻足停留,眼睛里就会闪过希冀的光亮。有的人据此谋生,而附近大学的很多年轻人却是借此练胆,体会最基本生活的不易、辛苦和世相百态。

秋风中突然飘来了歌声,是凤凰传奇的代表作之一“全是爱”,节奏明快,女声浑厚而高亢,非常有韵味。但很明显这不是凤凰传奇的原唱,因为伴奏音乐显然是从质量较为低劣的音箱发出来的,声音很大却伴随着不和谐的共鸣和杂音。

靠近了些,才看清在一家大型超市门前的小广场上,是两个卖场的年轻人。围观的人不少,不时有行人驻足旁听,旁边的机动车辅道都因此有点小堵塞。

两台简陋的大音箱摆在两边,中间一根长杆子上挂着一盏简易灯,散发着明亮而惨白的光亮。一个手拿话筒的三十多岁的年轻男子坐在一架电子琴后面,另一个左臂架着拐杖的女子站在空场子中间在演唱。她的正前方三米远处还立着一个硬纸板做的募捐箱。不时有人上前给里面投些零钱。每当有人投钱的时候,话筒里就会传来不唱歌的那个年轻人的一声“谢谢”,声音平静而又礼貌。

          http://s1/middle/48b292954b31464036f70&690
    最前面还斜靠着两个大牌子,上面有着两个歌手的简介和照片。我看到上面说的他们两个叫“圆梦组合”,女的叫卢敏,吉林辽源人,三岁患小儿麻痹,虽经四次手术也未能正常站起来,为了生存和唱歌,一直在街头卖艺。男的叫陈建国,陕西岚皋人,家境贫寒,14岁就到小煤窑打工,不幸遇到矿难,失去左半身的胳膊和腿。

两个苦命而又坚强的人遇到了一起,共同的爱好让他们组成了“圆梦组合”,靠在街头卖唱养活自己,同时也继续着他们从小喜欢唱歌的美梦。

卢敏和陈建国一直在轮流着演唱,一首接一首,中间偶尔夹杂着几句自我介绍,他们还参加过“2011中国流行音乐金钟奖”西安赛区的比赛,在社会上有一定的知名度

我惊奇的是他们的演唱水准相当高,尤其是女声,高亢明亮,略带着野性的激情。卢敏的个头很娇小,由于小儿麻痹,她的两条腿很细弱,站立需要双拐支撑。但从外表上看,很难想象那激越的歌声就是从她瘦小的身体里散发出来的。

男声陈建国相貌端正,留着很精神的短发,眼神平和而干净,歌声有点沙哑,在唱到高音的时候,稍微有点岔音,显然他的嗓音条件并不出色,但是他的演唱更令人动容,他专注而用心唱歌,神态自然,不卑不亢。在整个演唱过程中,他一直都靠一条右腿站立着,经常会因为身体的疲倦和轻微的晃动而不得不稍稍跳动一下调整自己的平衡,以免摔倒。我觉得一片树叶的碰撞或者一阵秋风的吹动都有可能让他的身体失去平衡而倒下。

他们两个轮流上前演唱,歌声几乎没有间断过。这就像他们自己的演唱会,他们在短暂的属于自己的舞台上圆着自己的梦。

围观的人群鸦雀无声,似乎生怕打扰了这两个草根年轻人的忧伤而精彩演出。不时地会有人走上前去,把一、两张零钞塞进募捐箱。

       http://s10/middle/48b292954b31467a802a9&690
    我捐过钱后离开了人群,,悄悄站在台阶上的无人处静静的欣赏两个身残志坚的年轻人的演唱会,欣赏,这也许是对他们最大的尊重。

我看到捐款的人几乎就没有停歇过,一个接一个,人们捐出的数额都不是很大,除了一个优雅的白领中年女士捐款数额和我一样是两位数以外,其余的大多数都捐的是一元、两元的零钱。但这已弥足可贵,捐款不在多少,而在于人们一种朴素的同情心和对弱势群体热心伸出援手的善良的悲悯情怀。

在越来越冷漠,越来越多的负面新闻出现的社会里,这些匆匆路过的普通人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一点爱心,传达着人性中最朴素的温暖和博爱。

我静立在冷冷的秋风里为这样细琐而温馨的场面感动着,在我看到的这短短一段时间里,总共大约有112人捐了款,两个年轻人在冷风中唱了近十首歌。

我看到给这两个不幸而坚强的年轻人捐款的大多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当然,也许那些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士可能大多数不会在这深秋的夜里出现在这样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不起眼的角落里。

捐款的基本上都是离退休的老年人,附近大学里的学生,还背着书包正在放学回家的孩子,匆匆路过的下班的年轻人,挎着竹篮、推着小车做生意的小摊小贩,还有带着孩子的妇女,她们几乎都是让孩子把零钱亲自投进募捐箱的。也许小小的孩童并不明白眼前这一切的意义,但至少他们知道把自己用来买玩具、零食的金钱捐给别人,是一种能让自己获得大人赞许和鼓励的行为。这可能会对他们幼小的心灵产生积极的善意影响与精神暗示。

而且,我还惊奇的发现,在我所看到的112个捐款的人当中,居然还有很多往日令我很是不屑的年轻人,这是一些衣着怪异、甚至脏乱,不太礼貌,行为叛逆的年轻人。这确实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平日里我对这些目光冷漠而散乱,好像总是无所事事混迹于街头的小年轻没有丝毫的好感,甚至还有一丝厌恶。但的的确确,就是很多这种形象的孩子不声不响的也捐了款,还装作毫不在乎的样子,面无表情潇洒的走开……在这些年轻人心里同样渴望着温暖的沟通和通过帮助他人所带来的人性快意。

这很是颠覆了我固有的一些观点,看来,我也需要躬身自省了。

还有几个年轻人也很是令我感动,他们穿着工装,有的人衣服上还沾满着白的灰的红的各种颜色的泥灰和颜料,甚至头发都被脏物弄得僵硬而灰白,手里还提着一大袋子馒头。一看就知道是刚刚干完活得小民工,手里的塑料袋里那一堆馒头很有可能就是他和工友们的晚餐。可就是这样典型的社会最下层最辛苦收入最微薄的比年轻人,他们也挤进人群,悄悄捐了款,又匆匆消失在夜色里……

似乎越是活得辛苦的人越容易对弱者产生强烈的同情心,这种人性中本能的善意,让这个冷冷的秋夜变得温暖而充满着人性的光彩。

 佛山的“小悦悦事件”让很多人对这个越来越充斥着虚伪、铜臭和冷漠的社会产生怀疑,充满悲哀,甚至还让人对那个叫佛山的城市产生了厌恶感。

其实,冷静思考,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确实不象理想中的那么好,但也不象很多悲观的人认为的那么糟糕。国人本性中的那些弱点、陋习,鲁迅先生、柏杨先生等很多哲人都作过鞭辟入里、入骨三分的理性分析,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我觉得人最朴素的本性还是善的,只是某一种环境、遭遇或者情感往往会把人性中的某些善和恶激发出来,并付诸于行为。

恩格斯这样说过:“人来源于动物界这一事实已经决定人不能完全摆脱兽性,所以问题永远只能在于摆脱得多些或少些,在于兽性或人性程度上的差异。”

也就是说在一些特定境遇下,人性与兽性可能会分别表现出来。

今晚,在这个冷冷的秋夜里,人性的温暖像涓涓细流,流淌在所有看到这一场景的人们心里。

生活是张网,而人却不是蜘蛛。人只是被粘在上面的无助的小飞虫!生活的鞭子能抽出懦夫的眼泪,却能把强者抽得心性澄明。

祝福这两个身残志坚的年轻人,祝福那些献出了爱心的普通人。

http://s11/middle/48b29295078510077c4ba&690
                     这是卢敏在唱一首手语歌,让世界充满爱!   (夜晚手机拍照,效果很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