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武夷

标签:
武夷山大红袍朱熹柳永闽越文化九曲溪旅游 |
分类: 我的散文 |
http://s6/middle/48b29295xa5d2b61b34a5&690
茶香武夷
武夷山真是一个美丽的地方,在飞机还没降落下来时,透过窗口,就能看到那一望无际的起伏的玲珑的山,蜿蜒的淡绿色的溪水,还有飘在水面的星星点点竹筏子,如诗如画,如梦如幻……
以前对武夷山的概念仅限于青山绿水和驰名中外的特产大红袍茶叶。这次在武夷山的三天时光,让我感觉到武夷山水比我想像的更美,茶香更醇更浓!
武夷山的山都不是很高,导游小吴介绍说这里的山海拔大都在数百米,这对于见惯了动辄几千米海拔的华山、太白山等粗犷的北方的大山来说,我觉得似乎抬腿即可登顶。
不过,这里的山虽然不高,却透着一股灵秀。刘禹锡所说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似乎就是对这里的山水一个非常切贴的注解。
如果说北方的山是俊朗、粗犷的男人,凸显着雄壮与豪迈的风骨,令人仰止;那这里的山就像是妩媚、娇柔的女子,浑身上下都透着婀娜而款款的风韵,惹人垂怜。
攀登这样的山丝毫感觉不到疲累,如同闲庭信步,一路上满眼的绿色和潺潺溪水令人恍若徜徉在仙境,陌生又新奇。
http://s12/middle/48b292954a750926dd55b&690
闽越族文化遗存的悬棺之谜、汉闽越王城遗址所反映的古代文明与发展令人惊叹。
发源于武夷山原始森林的九曲溪,水质清澈,蜿蜒一百多里,通过东部丹霞地貌,在峰峦岩壑间迂回萦绕,两岸植被翠绿,分布着36奇峰和99岩,峰峦千姿百态,人文传说众多。
在九曲溪中乘竹筏顺流而下,小小竹筏水中游,两岸青山相对出,溪水清澈见底,不时可见鱼儿在竹筏前后游来游去,泉歌鸟鸣,浪拍轻舟,云绕山嶂,风过竹梢,绿树红花,浮云飞鸟……溪光山色,透着中国传统的写意山水画的诗情画意与美学意境。
漂流于溪中的竹筏蜿蜒而来,倏忽而去,游人相互打水仗的嬉闹声欢呼声渐行渐远。我坐在竹筏最后面的竹椅上,浑身上下被溪水浇的湿透,头发上都往下滴着水,狼狈却满心喜悦。
http://s15/middle/48b29295xa5d2b8cad7ee&690
到了武夷山,当然不能不说大红袍茶叶,从唐代至今,这里优越的自然环境就盛产驰名中外的茶叶,历代作为贡品茶。大红袍有上百种,这是茶中品质最优异者,具有绿茶之清香,红茶之甘醇,是中国乌龙茶之极品。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其制法极为精细,基本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初拣→分筛→复拣→风选→初焙→匀堆→拣杂装箱等工序。
而大红袍的喝法也非常讲究,最适合作为功夫茶喝,慢品细饮。武夷山人笑话我们北方人大杯浓茶喝茶的方式,说是牛饮,糟蹋茶了,品不出大红袍的甘醇、清香与韵味。
清康熙年间,大红袍茶叶就远销欧洲、南美和南洋等地,当时欧洲人把中国茶叶统称为武夷茶,可见其巨大的影响力。
武夷山岩茶属于半发酵茶,上品茶条形壮结匀整,色泽绿褐鲜润,茶汤呈深橙黄色,茶性和而不寒,久藏不坏,香味浓郁。
武夷山大红袍产于武夷山岩之上,入口醇厚回甘,具有岩韵花香,据说善饮者能区分出与生长于泥土中茶树的茶叶细微之不同。
由于武夷山的特殊自然地质条件,大红袍中的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三种有益成分特别高,具有抗癌、降血脂、增强记忆力,降血压等良好的作用。古今中外甚至认为大红袍是一种怯病健身之良药。
当地有很多很多关于大红袍茶的美妙传说和神奇故事,如大红袍系神仙所栽,能治百病,茶树受红袍加身,由皇帝赐其名等等。这已成为武夷山乃至中国的一种独特的茶文化。
在2005年4月17举行的“太平洋花园杯”第七届中国武夷山大红袍茶文化节开幕式上,20g母树大红袍茶叶以20.8万元人民币的成交价格被人拍走。
2006年,最后一次在九龙窠大红袍母树采制的茶品被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如今,停止采摘留养的几株大红袍母树被严密的保护起来,并指定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科学管理并建立详细的大红袍管护档案。作为“主要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存与景观”之一,成为武夷山“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堪为国宝。
http://s8/middle/48b29295xa5d2bd9fc577&690
武夷山不光有美轮美奂的自然风光和沁人心脾的茶香,还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朱子理学就是在武夷山孕育、形成、发展起来的。
朱熹是继孔子之后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集孔子以下学术思想之大成,形成儒学思想文化的杰出代表---朱子理学,被历朝历代钦定为官方的正统哲学思想,构筑了中国宋代至清代700余年间一直处于统治地位的思想理论,代表具有普遍意义的传统民族精神。
朱熹从14岁到武夷山,直到71岁去逝,在武夷山从学、著述、授徒、生活50余年。他在武夷山创办的武夷精舍等书院成为当时最有影响的书院,直接在武夷山受业于朱熹的学者达200多人,许多成为著名理学家,形成有影响的理学学派。
北宋婉约派词人代表柳永也是武夷山人,如今在武夷山景区建有一座柳永纪念馆和两米高的青铜像,我在纪念馆前不由自主地想起他那首优美、感伤得透骨透魂的“雨霖铃”: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如果细说起来,这又是一个多情凄美的武夷山故事......
http://s9/middle/48b29295xa5d2c07ff1f8&690
傍晚,我漫步在武夷山景区,不远处就是黛色山峰,还有绕山环流的溪水,静谧而雍容。
街灯初上,沿街店铺相连,主要是茶叶店和根雕店。武夷山下小城喧闹而不浮躁。
据说这里的当地人只占很少一部分,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和在此做生意的外乡人。这里地道的方言你根本听不懂,像鸟语。
我看到一家茶叶店门前有两个拣茶梗的老太太,就上前询问,老太太只是张着没牙的嘴看着我乐,旁边卖茶叶的小姑娘笑着说,你说普通话也没用,她们只听得懂闽北方言。
店铺里卖茶叶的大多是聪慧、伶俐的小姑娘,先是热情地招呼客人进店喝功夫茶,再就是施展王婆卖瓜功夫卖茶叶。如果你觉得茶叶不错,价格也公道,完全可以喝过之后买一些走。即使喝后抹抹嘴不买,也没关系。南方人做生意,处处透着商人的精明与和气。
走在街头,空气中似乎也透着一股大红袍的香气,袅袅氤氲,令人欲醉欲痴。
http://s7/middle/48b29295xa5d2c54e15b6&690
这倒是几乎国内所有景区的通有特色,饱暖思淫欲啊,但是这里的三轮车夫居然有一半都是女人,导游的话让我有点半信半疑,很想坐上去验证一番,但想来想去,最终还是没敢冒险。
居住的酒店一楼街对面,是一溜武夷特色小饭店,一到晚上就人声鼎沸,灯火通明,喝酒谈笑,一派歌舞升平。
我看到有一个卖唱的年轻人,抱着一把吉他,拖着一个简易音箱,游走在各个酒桌前。这个晚上,他的生意似乎还不错,嘶哑的歌声一直唱的没停歇。
他唱高音的时候明显有点吃力,就只能扯长脖子使劲往上扬,瘦削的身板后倾着,长长的头发蓬乱地飘起来。弄得我每次在高音时都暗自担心他唱砸了,也不由地在心里替他使劲。
有一桌人,大概上十位,喝酒喝得高兴了,接连让年轻人唱歌助兴。后来一女的居然爬上了桌子,随着歌声和音乐手舞足蹈起来,所有的人围着年轻人和那个豪放女人载歌载舞,其实也就是胡乱蹦跶,胡喊乱叫,热闹的有点像打群架......
我看着,有点羡慕人家的快活,我也想这样宣泄自己,可我总是拘谨放不开,骨子里的。
街头游走着的三轮车,挑着担子卖茶叶和武夷山特产香菇、竹笋、木耳的大嫂,匆匆走过的嘻嘻哈哈的年轻女孩子,提着大包小包回酒店的游客......
我忽然看到刚才那个卖唱的年轻人在不远处一棵树的暗影里静静地站着,吸着一支烟,长长地头发遮住了半个脸,我看不清。旁边一辆破烂的旧电瓶车上放着他那把吉他和音箱,他从车前小栏里取出一瓶水,仰头喝了一大口......
我不知道他从哪里来,也不知道他会去哪里,他也不会知道我在离他不远处也这样静静地注视着他。
独在异乡为异客,相逢何必曾相识?“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耳边似乎飘来这首苍凉的“橄榄树”的歌声。
突然有点伤感起来,在这诗情画意的武夷山美景里。http://s2/middle/48b29295xa5d2c86e5a01&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