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一苇
一苇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065
  • 关注人气:5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蒙散记(之一)

(2008-06-22 22:54:26)
标签:

爱在中国行

内蒙

包头

草原

五当召

敖包

莜面

羊肉

赛汉塔拉草原

美景

分类: 我的散文

内蒙散记(之一)                                我的背后就是敖包

蓝天,白云,草原,敖包

                                     ——内蒙包头掠影(之一)

在祖国版图的最北方,就是从公鸡背部蜿蜒到鸡头的那一大片领土,是辽阔而广袤的内蒙古自治区。自古以来这个被称作朔方的神秘土地,有着太多的历史传说和人文故事......“月黑云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这是我在很小时候就熟知的一首塞外诗歌。

西安到包头去的直达火车只有这一趟,几乎站站都停,而且车内居然没有空调。夏天的车厢内部之闷热让我烦躁不已,列车员也是清一色的阿姨级别,健壮、黝黑而面无表情,听口音似乎也是内蒙人。她们对我的抱怨很是不屑,说过了山西就会冷的人盖被子的。

更糟糕的是六节卧铺车厢内的三个茶水炉,只有一个正在烧水。旁边还有几个和我一样到处找水泡茶叶或泡方便面的乘客,一脸的焦急和抱怨,说没见过服务质量这么差的火车,连水都喝不上。牢骚归牢骚,我们几个人给锅炉添煤加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我的上铺是一个年轻的外国人,高而直的鼻子,黑亮的眼睛大而有神,满脸的落腮胡须使他本来清秀俊朗的模样增添了一丝粗犷。

闲极无聊,在很有好地对视和微笑之后,我们尝试着相互交流起来。遗憾的是我的英文几乎被我丢光了,而这个年轻人的中文水平比我的英文更差,我们就相互看着对方的眼睛,观察对方的表情,打着手势,揣摩着猜测着有一句没一句地搭讪,居然聊得还不错。

这真是一个令我惊讶的年轻人。22岁,来自印度,利用假期在中国旅游,他告诉我现在已经是他中国游的尾声了。他去过上海、南京、西双版纳、丽江、广州、成都、西安等地,现在正要去山西平遥古城,然后再从北京返回印度。

这真是一个宏大的计划。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这样的行程已属不易,何况对一个连汉语都不会说的22岁的印度小伙子呢!想想我们周围22岁的年轻人都在干什么呢?又能干些什么呢?我不由得对眼前这个有着典型的印度面孔的俊朗青年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与好感。

我告诉他我很欣赏印度的古老文明,圣雄甘地、国际象棋大师阿南德、电影“流浪者”、喜马拉雅山等词断断续续的从嘴里蹦出来,他显然听明白了,笑着伸出大拇指告诉我中国历史更悠久、更伟大......

另外一个铺位上有个三岁多的漂亮小女孩,一直怯生生的望着这个印度小伙子,她妈妈笑着说小家伙害怕呢。其实,这个印度年轻人彬彬有礼而且极帅气,帅得很阳光。

我想起从前学过的一篇古文“为学”来,说的是蜀之鄙一贫一富二僧,富僧人欲买舟去南海游历而不得贫穷僧人“一瓶一钵”却自南海还的故事。结论曰: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其人生态度与精神境界与眼前这个年轻人何其相似!世上的许多事不是干不成,而往往是我们在做之前瞻前顾后想得太多,反倒因为思想的畏缩而束缚住了自己行动的手脚,给精神带上了桎栲。

樵今年十四岁了,他显然比我当年要有出息得多,眼前这个可敬可爱的异国年轻人的行为更坚定了我给樵制定类似的计划的想法。

内蒙有很多值得一去的地方,比如成陵、青冢、南海、希拉穆仁草原响沙湾等著名的历史人文景观,遗憾的是这次我没有空闲去按自己的意愿看看。不过就在包头市周边,迥异的城市风光、各种内蒙美食和赛汉塔拉草原、五当召等地也让我很是享受一番。

每到一个陌生城市,我喜欢尝遍当地美食、特产。在包头的几天,几乎每顿饭都吃的不一样,凡是能看到的食物都要尝尝。包头的奶制品很多,奶皮、奶酪、酥油茶等这些地道的草原味道很合我的口味,而对这里羊肉和莜面等特色食物自然更值得大快朵颐。

莜面其实就是燕麦,典型的草原绿色食品,颜色微褐,口感比小麦粉略粗,稍粘,吃法很多。而草原的羊肉无论怎么做味道都是一流的,毫无腥膻,美味之极,至今回味起来仍然齿颊生香。            内蒙散记(之一)                                                 羊肉浇在莜面窝窝上,美味!

包头蒙古语意为“有鹿的地方”,所以又叫鹿城。包头地广人稀,市区极为广阔,街头花园、城市广场比比皆是而且宽大、幽静、秀丽。高大的桑树上结满繁茂的桑椹,我叫不上名的淡白、淡黄花朵静静开放,随处可见的富有蒙古特色的雕塑生动传神,小雨中的草坪生机勃勃。

漫步街头,毫无想象中朔北之凋敝和风沙,恍然置身于烟雨江南!

处于包头市中心地带的赛汉塔拉草原是全国唯一的都市草原,城中有草原,草原中有城市,特色独具。我们去时已接近黄昏,天高云淡,这片一眼望不到头的草原更像是一个庞大的原始生态公园。

星星点点的蒙古包掩映在古树草场之中,那是人们娱乐消遣吃饭之所在。稀稀落落散步的游人悠闲地行走在草原平整而洁净的小路上,小路蜿蜒地通向草原深处,甬道两边是扬刀跃马的蒙古族骑士雕像。偶尔驶过一辆载着游客的观光电瓶车,乘客对着远处的景致兴奋地指指点点。

微风吹过,半人高的野草整齐的起伏着,草原红柳密密麻麻,其间出没着灰褐色的野兔,偶尔飞起来受惊的野鸡和野鸟。“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粗犷壮美的蒙古草原风光!

不过,这里不是牧区,我们看到的却不是牛羊,我们看到的是一大群梅花鹿。这里圈养着很多梅花鹿,天色晚了,梅花鹿们闲散地回圈休息,我们与之近在咫尺。它们四肢修长,身上有着漂亮的斑点花纹,头顶的鹿茸和清亮的眼神使它们显得单纯而高贵。

内蒙散记(之一)

我喜欢鹿这种绅士般优雅的动物。

不远处高高的飘扬着很多五颜六色的旗帜,导游告诉我那便是敖包。我以前误以为所谓的敖包就是人们居住的帐篷一类的房屋,其实大谬也,敖包乃是蒙古人祭祀之圣地。

敖包为蒙语音译,意为木、石、土堆,是萨满教神灵所居和祭祀之地,敖包神被视为氏族保护神,旧时遍布蒙古各地。在无际的草原上常看到用大小石块累积起来的巨大石堆上插有柳枝此谓神树,神树上插有五颜六色的神幡,如手臂般召唤着远方的牧人,这便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敖包。

藏传佛教传入蒙古地区后,萨满跳神一般已改为喇嘛念经,祭敖包也不再是纯粹的萨满教的祭祀活动。

每年农历五月,绿草遍野,燕子北归,本旗牧民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敖包下开始祭敖包活动,用松柏红柳、五彩花卉将敖包装饰起来,在敖包前摆设奶食品、糕点、烤全羊等供品。祭奠仪式由深孚众望的长者主持,向敖包焚香、敬酒、献哈达、唱祭歌,并请喇嘛念太平经。此时,漫山遍野前来祭祀的人们跪伏于地,三拜九叩,祈祷山神保佑风调雨顺,五畜兴旺,无灾无病,万事吉利。祭奠仪式完毕,主持人将供品分送大家享用。

导游说这里还是奥运火炬在包头传递的第一站,很有意义啊!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哎,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我等待着美丽的姑娘呀,你为什么还不到来哟?”敖包作为民族文化的代表形式之一,那首优美动听的“敖包相会”唱响大江南北,带给人们多少想象和浪漫……只可惜我从前对敖包的理解怎么那么肤浅和荒谬呢?对博大悠久的中国民族文化的无知使我暗自惭愧!

站在敖包前,居高临下,极目四望,草原景色尽收眼底,微风拂面,黄昏的阳光给草地和建筑物披上一层绚烂而晕黄的光色。“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感觉涌上心来......应该把酒临风,可惜我没有美酒,便仰头灌了一口矿泉水!

和辽阔的赛汉塔拉草原相比,五当召完全就是另外一种感觉了。

内蒙散记(之一)五当召外景

五当召(广觉寺)位于包头市西北阴山山脉大青山的深处的五当沟,这是内蒙古地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纯藏式喇嘛寺庙,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是一世活佛罗布桑加拉错在此兴建的中国喇嘛教的名寺,由乾隆皇帝赐名。

蒙古语五当意为“柳树”,召为“庙宇”之意。五当召以山构筑,规模宏大,与西藏布达拉宫,青海塔尔寺齐名,为我国喇嘛教的三大名寺。

五当召的主体建筑占地300多亩,以八大经堂(现存六座)、三座活佛邸和一幢安放本召历世活佛舍利塔的灵堂组成,另有僧房六十余间以及塔寺附属建筑,全部房舍二千五百余间。

殿宇规模宏大,为曲型的藏式建筑群,寺院结构严谨,布局合理,白色的外表主色调映照在蓝天、青山之下,更显辉煌庄重。殿内塑像众多,壁画绚丽,唐卡(卷轴佛画)夺目。存有高达十米的释迦牟尼铜像、高达九米的黄教始祖宗喀巴铜像和白度母和绿度母塑像,还有面目狰狞的护法金刚像等,均造型奇瑰,制作精美,金光夺目。建筑本身以及各殿堂的壁画和雕塑,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

五当召有许多古老而美妙的传说,最吸引人的是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至八月初一的庙会,活动五花八门。喇嘛念“嘛呢经”,手持经轮,吹着法号,敲着羊皮鼓绕寺庙而行,队伍颇为壮观。跳鬼是其主要活动之一,极具蒙藏特色。

遗憾的是我们只能走马观花、匆匆一览,无法看到这些奇特而庄严的宗教活动。在五当召外有很多只有在宗教场所才得一见的转经筒、雕塑、壁画等,直视之,颇感神秘玄妙。

召外广场游人三三两两,或在选购蒙藏特产,或在拍照留念,游客不多的原因我想可能是交通不便所致。我们来时几乎历经三个多小时,中途还倒了两次车,其中一段路简直像是在废弃的河滩上颠簸,沿途满目荒山僻谷,尘土飞扬,人烟稀少,所经村镇极为落后,几乎全为土坯干打垒房屋,令我触目惊心,恍然回到三十年前。

可惜的是,由于我被那辆破车颠得晕头转向、翻江倒海,没法拍照那些穷困而黝黑的脸孔、倔强的眼神和灰暗破旧、低矮的民房。

有一个大约十二、三岁的孩子的身影却让我一直忘不掉,在车晃悠而过的时候,我看见他匆匆走在土崖上面,脏乱的头发、补丁的衣服,而令我惊讶的是在他的腰间居然插着一把不带柄的尖刀!请接着看游记之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