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信广场交谊舞
人到不惑之年,就会自觉不自觉地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不再像小青年时期那样,一头扎进事业里,扎进人际交往的圈子里,肆意地吞噬着身体的老本。尤其是现代人,特别是城市里的现代人,生活条件大幅改善,不仅丰衣足食,而且常常营养过剩,稍不注意就会生出诸多的富贵病。因此,城里人大都已经觉醒,他们懂得了健身的重要和珍贵。
说起健身,其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散步、爬山、慢跑、遛狗、打打太极等都行,因人而异,各取所需。十年前,我热上了打篮球,每天早晨都去市政大院的篮球场上打球玩。这不,一打就是十多年。不论春夏,还是秋冬,从没有停下过。然而,年过半百之后,就有点慑于篮球的激烈冲撞,不得不忍痛割爱了。放弃篮球,何以填充我的业余健身活动?
有点失落,正在寻觅一种新的健身方式。就在去年一个寒意未去的早春的晚上,我发现小区门口前的百信广场上,出现了一群跳交谊舞的人。大音响里发出的曼妙舞曲,极具穿透力,划破了沉寂的夜空,还没走出小区就钻进了我的耳朵里。走近细观,那些伴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的男女,饱蘸着激情,舞动着腰身,彰显着文明,充盈着美感,眼前的场景深深地吸引着我。太美了!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它却在这灯火阑珊处。我似乎感觉到,这是当下最适合我的运动。跃跃欲试的冲动,让我步入了百信舞场。
从此,我便喜欢上了交谊舞。转眼间,已经整整一年了。一年的舞龄虽然短暂,但我却对交谊舞有了比较深刻的体验与认识。这种广场交谊舞,其实就是一种轻松愉快的体育运动,一种大家一起参与的大众娱乐活动。说白了,就是在音乐中散步,在散步中欣赏音乐。我完全是抱着健身娱乐的心态走进舞场的。我没有刻意去入班求师,只是随意随性地跳,跳中学,学中跳,每一位舞者都是我现场的老师;也没有用心去找寻固定的舞伴,大家乐,乐大家,何必固定,遇到谁和谁跳,只要乐意与我跳的都是我的舞搭。
我以为,广场交谊舞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开放性和大众参与性。这种交谊舞,非常适宜城市社区健身,它男女均可,老少皆宜。我观察到,舞者中,三四十岁的女伴居多,四五十岁的男伴为次,而六七十岁的老者也不少。倘若赶上周末,七八岁、十几岁的孩子们也会来凑个热闹。那些孩子们跳的拉丁舞,都像模像样的,韵味十足。试想,在空旷疏朗的星空下,在绿树掩映的氧吧里,在洒满霓虹的灯影里,在平坦整洁的广场上,大家踏歌起舞,蹦蹦跳跳,难道不是一幅靓丽的盛世美景吗?
如果说跳交谊舞的靓丽风景,给城市带来文化环境之美,那么跳交谊舞的音律之感,更能带给舞者以人文美的深刻体验。交谊舞,集音乐之美、和谐之美、默契之美于一身,它对于滋养舞者的精神、陶冶舞者的情操是无与伦比的。舞曲音乐,都是经过音乐人精心打造设计的精品,天籁般的音律,重低音的节奏,都是根据每支舞的特点,量身定制的“舞衣裳”。当你徜徉或是偶经舞场,一定会被音乐及舞者的激情吸引而驻足。即使你不跳舞,光站在舞场边上听听舞曲,亦能使你心旷神怡。此时此刻,相信你的手和脚,也一定是不由自主地随着舞曲而轻轻摇动的。这就交谊舞不可阻挡的音乐之美的魅力所在。
舞场环境的和谐,是一幅市民夜生活的壮美画卷。似春风拂过,像细雨滋润,温馨而静谧。因为,这里除了音乐的声音,再无别的杂音。无人喧哗,少有私语,更无过往人的噪杂嬉闹。即使那些围拢一圈的观舞者,也都自觉维护着舞场的和谐,没人弄出动静来,他们只是观舞不语。音乐与舞步的和谐,是最出彩的和谐,音乐响起,舞者们踏着同样的节拍,驰骋在圆形的舞场中,像流淌的水,像飘逸的云,像天外来客。和谐之美,应该是交谊舞最漂亮的外在表现。
当然,美的极致应该是舞者之间的默契之美。所谓交谊舞,就是男女之间的二人舞,唯有男女搭伴,才能舞出交谊舞的精神来。男女牵手共舞,本身就是一对阴阳之合的天然默契之美。而男女舞者在音乐的引导下,举手投足,摆头甩臂,搂腰探海,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是一种心领神会的高度默契。没有言语,只有领悟。男士就像一位琴手,女士好似一架钢琴,只有高超的琴技,才能换来天衣无缝的默契;只有极度的默契,才能弹奏出天籁之音。跳舞也是如此,默契之美,才是交谊舞的灵魂。
美,还不是交谊舞的全部,它对于舞者身心的益处,才是最直接、最现实、最实惠的回报。当男女舞者翩翩起舞时,一定会高度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整个意念都被美妙的乐曲和曼妙的舞姿所包围着,几乎忘掉了凡尘中的一切,所有生活中的压力和不快,都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心中一片净土。快舞、慢舞,拉丁、摩登,劳逸有度,舒缓有致,这种最好的有氧运动,是强身健体的妙法。让胖者燃烧脂肪,让瘦者神清气爽。抬头、挺胸、收复,不仅提升舞者的气质形象,更改变舞者身体的诸多弊端。健身与娱乐,大概才是舞者们一致的追求吧。
然而,交谊舞也是一把双刃剑。一心跳舞,就会舞出精彩的人生;心若旁骛,则会惹是生非,招致烦恼和麻烦。因舞而生情,因舞而缠绵,因舞而出轨者,常有耳闻。但这终归不是交谊舞的错,反而,错就错在舞者心思没放在舞上,而是去搞移情别恋了。如果为这非要给交谊舞安个错,那它最多承担导火索的责任。出轨者内心世界的不安分,才是罪魁祸首。其实,不跳舞,照样可以移情别恋,只是交谊舞给多情者,提供了一种便利条件而已。而这种便利条件,何止交谊舞才有?高雅的活动,要有高素质的人来匹配才好。家庭道德、论理道德、社会公德,都应该是舞者守住的底线。
诚然,在跳交谊舞时,男女舞者,身体要有一定程度的接触,牵手、抱腰、对眼等,但这些都是舞蹈动作的基本要求,是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是体验舞蹈之美的内在规律。这是特定环境下的接触,就像演员上戏一样,就像男女握手一样,是一种很正常的男女共同参与的轻体育活动。何必纠缠于这种接触呢?大凡对交谊舞有成见的人,就是看不惯这种男女过密的接触。我们应当给予理解,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造成的一种思想禁锢。旧中国讲,男女授受不亲。女人大门不到,二门不出,才是守道。那样的封建禁锢,在现代社会里还可能吗?说起来,交谊舞,毕竟是一种舶来品,原本属于宫廷和上流社会专属的娱乐方式,真正流行于民间的时间并不是太长。
因此,这就决定了跳交谊舞的人,一般思想相对比较开放些,且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健身需求,有追求艺术的美好愿望。当然,交谊舞对于舞者的条件限制也是多方面的,不是谁想跳就能跳的。即使喜欢跳,也可能没有条件去跳。舞者,要有闲时间、闲心情、闲精力才行。说到底,这是一项十分休闲的活,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得到的一种现代文明。对于交谊舞的议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人赞美不已,有人风言风语;有人爱得如痴如醉,有人恨得咬牙切齿;有人夸得天花乱坠,有人骂的狗血喷头。但不管怎样,总会有一些会人乐此不疲,也总有一些人避之不及。
我想,不管交谊舞的前世今生如何,作为一种健身娱乐方式,一种城市文化,一种现代文明,它必将源远流长,被更多的人们认识和接受。因为,为健康加油,为生命喝彩,为梦想展翅,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生活的最强音!让我们一起跳舞,共同追梦吧!

百信广场交谊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