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个吃亏那个吃亏原来是中石化“最吃亏”?

(2009-09-03 10:26:44)
标签:

房产

经济

中石化

福利待遇

文化

分类: 杂谈 (话说天下)

    据中新网9月2日报道,中石化半年报显示,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后,中石化利润飙升333%,净利润增至332亿元人民币。许多网友质疑中石化是否赚取了垄断利润、成品油价格调节机制是否给中石化带来了暴利?为此,原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和发改委能源所主任助理姜鑫民均对中新网记者表示,成品油价格调节机制并未给中石化带来暴利,实际上,中石化仍是“最吃亏”企业,承担了相当大的社会责任。同时,跟国际同类企业相比,中石化的福利待遇很低。

 

    我想凡是看到这则新闻题目的人无不感到此话太“雷人”了,原来安装一只吊灯就可以花掉1200万元的中石化,却是一个“最吃亏”的企业,还是一个福利待遇很低的企业。我们可以相信专家周大地的话,跟国际同类企业相比,中石化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并不高。从国际上看,石油企业属于高投入、高风险和高收益项目。相比国企石油巨头,虽然中石化利润猛增333%,但是利润率仍然非常低。但是,我们最厌恶的就是怎么有些专家总是拿和国际接轨说事?难道周大地的工资早已与国际接轨了?专家应该也是人,做事看事说事应该先考虑一下我们的国情,别忘记了“以人为本”和民生问题,抛开国情谈接轨就是忘本,就是唱高调。

 

    我们平民百姓不懂什么国际经济,但就认实在理。国际上那些石油大亨是干什么的,说句不好听的,他们都是吃肉不吐骨头的主。而我们的中石化是国营企业,自当与国内其他国营企业作比较。中石化的高投入也是国家投的,换言之,就是全体老百姓投的,高风险也是国家承担的,也就是全体老百姓承担的,中石化和中石油只承担高收益,能简单的拿来与国际相比吗?如果非要比,为什么不与下岗职工比,不与城市中的民工比,不与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比,不与一般老百姓的收入比。这种与国际相比的思维就是脱离人民群众的思维,就是没有百姓情感的思维,是老汉不知饿汉饥的思维。这样的专家老百姓不喜欢、不欢迎,他们不是为老百姓做事的人。

 

   我们怀疑现在是不是专家太多了,以至于鱼目混珠,良莠不分了。有些专家尽出一些“雷人”的声音,给44个汉字整容是专家们的杰作,说房价不是太高也是专家们的心声,在主持人面前发飙更是专家们的表现,怎么专家在百姓心目中就是这样的形象了?今后专家的话谁还听?谁还敢信?呜呼!悲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