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罢女作家阎延文的博文《余秋雨没有道德豁免权》,更觉得余秋雨大师有些可怜了!在佩服女作家的慧眼以及缜密、无懈可击的论证之后,不免生出这样的感想:余秋雨大师,您就认了吧,假捐就假捐吧,落个诚实道歉的名声也好。说实在的,余秋雨原来是我心目中的一颗“神圣”的星,读过余秋雨大师的一些文章,原本很崇拜的。不知咋的,最近两年来,这颗“星”逐渐暗淡下来了。余秋雨大师遇到的“门”也太多了,什么“含泪门”、“故居门”、“大师门”、“侮辱门”和“假捐门”等等,这些“门”都把大家“门”迷糊了。阎作家说余秋雨没有道德豁免权,我认为,不仅余秋雨没有道德豁免权,任何人都没有道德豁免权。
我们看到,10日,针对《北京文学》编辑萧夏林日前在博客中“揭发”余秋雨向四川灾区“假捐款”一事,余秋雨大师委托九久读书人公司在其博客中发表声明称20万捐款将用于都江堰三所新建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对此,萧夏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余秋雨出示不了相关部门的收据,以及所捐单位名称、地址等,就意味着乃假捐款。另据报道,四川省民政局、慈善总会和红十字会这三个地震时的捐款机构均无余秋雨的捐款记录。面对这些质疑,余秋雨至今没有再出来“对质”,而是采取了沉默的态度,这说明了什么?余大师应该自己最清楚不过了。
现在看来,余秋雨涉嫌“假捐”一事似乎越来越明朗了。最近几天经过一些文人的思辨,捐款的来龙去脉似乎越来越清晰了。事情明摆着,即使不是原先所承诺的捐建三所希望小学———即那20万捐款改成了捐建三所小学的图书馆,那么,究竟是都江堰的哪三所小学?余秋雨能否提供这三所小学的收据凭条?至于余秋雨的助手金克林“还是等到图书馆建好了,大家看图书馆不是更好吗?”这一回应,更是让人哭笑不得。这不是忽悠小孩子的把戏吗?把时间往后拖,给自己留下弥补错误的空间,或许把捐款补上,赶紧开始建设图书馆,或许到那时人们早已淡忘了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真聪明!
站在余大师的角度上想,“假捐”事件到了这个份上,不要再捂着盖子怕丢脸了,越描越黑,因为大家心里都明镜一样了。鉴于此,俺在这里也想“含泪”劝告一下余大师:假捐就假捐吧,您还是承认了吧。别人家再“咬余了”,也别让大家再猜着玩了,大家也快猜累了。其实,您这样硬着头皮撑着心里也挺难受的。对余大师而言,承认假捐至少还能挽回一些影响———譬如多少还能给人留下一点勇于承认错误的印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