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电视台播放的镜头(电视截屏图)
从搜狐网看到一篇来自四川在线的报道,文章说泸州合江县,近日发生了不小震动:县电视台每天中午和晚上的本地新闻时段,反复播放的一部16分钟长的短片,除了暴露县城存在的脏、乱、差外,还集中采访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激动质问“县长、书记在干什么”的镜头,原封不动地出现在屏幕上。
看到这则新闻,实在是让我这个“新闻民工”虚惊了一下。关注新闻这么多年了,看到群众在电视上公开质问县长、书记还是第一次。其实,说得好听叫质问,说白了就是群众在电视上熊(批评)县长和书记。这样的新闻镜头也能播出来真是破天荒的事情,难怪在全县引起了不小震动。我想一般人都会产生这样的疑惑:这样的言论也能在电视台播放?书记、县长的脸上也挂得住?
我也曾经做过多年的基层新闻工作,深知新闻的重要性和严肃性, 特别是报刊新闻和电视新闻,没有小事,一旦有了纰漏,就是一个大问题,甚至是一个政治事件。涉及到官员的新闻报道就要慎之又慎,有时一个名字搞错了,一个位置排错了,就有可能丢位子。掉饭碗的。泸州合江县电视台,却敢于播出16分钟的短片质问:县长书记在干啥?真佩服电视台的胆量和台长的勇气!
读完整篇报道方知,县电视台编辑稿件时已经剪掉了群众质问的镜头,后来县领导审片时又让电视台特意加上去的,县委书记李波说:周县长告诉我,记者采访群众时有这个内容,我可以说是不假思索就要求加进去。没有管好就是没有管好,我们应该有承担责任的风度。回避矛盾和问题才影响党委政府形象。说到底,不是电视台的勇敢,而是县领导的“开明”。说明这个县的领导有胸襟、敢亮丑。不管原来这个县城管理如何差,单就县领导的这一甘愿批评的勇气来说,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我们知道,因为在很多地方,电视节目在播出政府和官员们的新闻时,播音员满口讲的是成绩,画面上出现的全是改革所取得的成果,电视节目里全是形势一派大好,哪怕是街头上全是没有人管的垃圾,画面上出现的照样还是一片洁净;哪怕是政府门前有成群结队的群众上访,画面上照样还是官员们在迎来送往。泸州合江县首开了电视给官员“晾家丑”的先例。
最近,山西屯兰煤矿事故发生后,山西省长王君泪流满面地向群众致歉。前几天,盐城发生自来水污染事件时,市长、书记也公开向生活受到影响的市民表示道歉。事实上,这样的例子还很多,每当出现公共危机的时候,政府官员已经越来越勇于向公众道歉,承担直接或者间接的责任。这表明从严治政、健全问责制度的努力已经初显成效,也表明一个“负责任政府”正日臻成熟。我们相信,泸州合江县电视“晾丑”不会损害官员的形象,反而会增进了人们对政府的信任。愿 这种敢于晾丑、敢于道歉、敢于负责的精神发扬光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