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事情就这么巧合得很。除夕之夜,春晚舞台上央视推出了一位炙手可热的“小沈阳”;元宵节之夜,央视新址大火中诞生了一位“好沈阳”。这位“好沈阳”就是为扑救大火而牺牲的北京市红庙消防中队指导员张建勇。张建勇是辽宁省沈阳市人,因此,人们称他为“好沈阳”。
新华网报道,那天晚上,央视新址上火势迅猛,火光冲天,滚滚的浓烟已将整个大楼笼罩,形势十分危险。红庙消防中队指导员张建勇接到命令后,没有丝毫犹豫,率先带领几名战士冲入火海,顺着楼梯一直爬到着火大楼的顶层30层。火场内到处是刺鼻的气味和吸入即造成生命危险的有毒气体,浓重的烟雾使人根本辨不清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消防战士们只能在危险中摸索前进。当他们下楼背水时,在14楼突然发现一名被困人员,张建勇说,“不管怎样,我们一定要把被困人员带下去。”当时,那名被困人员因吸入过量的毒气,生命垂危,张建勇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呼吸器拿下,并迅速给他戴上。生死面前,张建勇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
据张建勇的战友说,呼吸器对于消防队员就意味着生命线,在毒气弥漫的火场内,消防员需要佩戴空气呼吸器才能进入现场,即便这样,都不能确保安全。“新兵都懂的道理,他难道不知道?他最清楚了!”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自己选择了伟大的人生。还有10天,他才满30周岁。他把青春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也献给了从火神手中夺回央视新楼的这场战斗。我们认为,在危急关头,张建勇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了自己,这就是英雄。张建勇经公安部政治部批准被授予烈士称号,这是当之无愧的。
我认为,张建勇是新时代的英雄,他的感人事迹应当大力宣传和弘扬。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媒体集中报道过他的英雄事迹,就连最受益的央视也没有播出过张建勇的一个镜头,至今没有见到过这位英雄生前的一张照片。然而,“小沈阳”的影子到处都是,尽管他不男不女、娘娘腔,还是被媒体和社会捧热了、捧红了,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英雄“好沈阳”有多少人知道他、了解他?难道我们这个社会真的只需要“明星”,不需要英雄了吗?红了“小沈阳”,冷了“好沈阳”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事实证明,在革命战争时期,需要英雄;在抗击非典中,需要英雄;在抗震救灾中,需要英雄;同样,在进行改革和建设的斗争中,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实践中,也需要张建勇这样的英雄。希望我们别只顾“造星”而忘记了发现和宣传身边的“英雄”。让英雄们的精神成为时代的强音,激励着我们,战胜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