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 16日~
22日机关大院将禁止私家车出入。青岛市市级机关大楼管委会今天下发通知,城市公共交通周期间倡导各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主动乘坐公交车或机关班车上下班,倡导机关工作人员私家车主动停驶,机关大院和新浦路停车场将禁止私家车出入。
(9月14日《半岛都市报》)
我们知道当前能源紧缺,污染严重,交通安全事故频发是国人的几大难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收入日渐增加,大量私家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特别是大中型城市,私家车的暴涨已经成为城市交通的一大障碍。不说北京上海,就说我们青岛市,每天都有可观的私家车队伍上路,给本来就拥挤的道路交通,带来了新的麻烦。当然,私家车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市民出行,促进了经济发展。但引起的负面效应也不容忽视。除了会造成交通拥挤之外,油料的大量消耗,尾气的超标排放等,严重影响了城市的发展。
青岛市即将开展的“机关工作人员私家车禁驶一周”活动,无疑会给我们一些有益启示。首先,是节能减排的具体行动。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的基本国策,机关禁驶一周私家车,减少油料消耗,是向社会发出的一个明确的节约信号。同时,减少尾气的排放,减轻城市污染,又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需要。其次,是表明了治理城市交通的决心。交通是城市的动脉,是城市的形象。好的交通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和强势品牌。机关禁驶一周私家车,表明了青岛市治理城市交通,将有更加明显有效的措施。三是,对机关干部整体素质的考查。节能减排,治理交通,必须机关干部首先参与进来,带头去做。依次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的行动。同时,让机关干部走出小车走上大车,体验民情,拉近感情,有利于他们政治素质的提高,防止追求浮华的生活方式。
总之,虽然私家车禁驶仅仅是一周,但毕竟是见到了行动,发出了一个有力的明确的信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