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流年碎忆·简单爱?复杂爱?

(2008-03-21 09:10:04)
标签:

杂谈

分类: 熟事

男女婚姻前的相爱靠“相亲”这种方式想必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存在,比率多少而已。相亲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会有小变化,比如以前一般就在家里相亲,现在可以有咖啡厅可去。

80年代县城的“相亲”我认为最能表现“婚姻是两大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的。先是媒人觉得哪个小伙和哪家姑娘般配,然后对双方家长提起话头,讲双方条件时,个人条件可能会有半数次于家庭条件说,双方家长好像眼前有一个天平,一边挂一人的条件,逐次加到秤盘上,量量后,觉得差不多了再征求子女意见,子女也没意见,就找个地点,不外是媒人家、男方家或是女方家,两人见面,顺眼就处,不顺眼就不再见面。我大哥条件在当时当地属上流的:身高一米七八,长得很帅,国营工厂保管员(不是出大力的工人),独生子,父亲是厂长,家里有现成的住房……县城真是小,不定在什么事情上,转来绕去的就能扯上关系。我哥有一次相亲的对象是我小学男同学的三姐,他俩没成,过了几年,我这个男同学的二姐嫁给了我家的邻居。我哥的相亲一般在我家,女方很少是一个人来的,家里都要有家长或兄姐陪同帮着看,我们家可是一大家子都在场呢。在我家,我们就有主动权,谁都敢直视前来的女子,把人家看得不好意思低着头。女子走后,一大家子再议论,七嘴八舌地给出参考意见。我从小就觉得这很复杂。如果觉得可以处了,我哥就处处看,地点选在双方家庭的多,那时也没那么多娱乐场所。他们在一个房间里谈,我们在其他房间有时会猜测他们谈得是否愉快之类的。过了一段时期,家长会问,你们是不是考虑可以结婚了?我又觉得这很简单——谈的次数屈指可数就可以结婚了?当我还没琢磨明白这种“爱”到底是复杂爱还是简单爱时,就轮到我了。

年轻的我骨子里是有些叛逆思想的,只是不太表达出来,看上去是个父母眼中顺从的乖孩子。记得第一次相亲,第二次见面男方说过一句话:“你要把我妈溜须好了,这事就算成了!”我心里极度地反感,却没有语言组织能力反驳他,也在反思我的反感情绪可能有些过,甚至自己在内心里用简单的道德概念批判自己:不够孝顺!接下来的几次见面我就感到“气场”很让我不舒服,终于转身离开,没有处这个对象。算上我老公,我一共相过四次亲,我想过,谁要再敢当我面讲那个男的说的类似的话,我连再见面交流的机会都不会给,掉头就走,绝无挽回余地——婚姻的前提是爱情,爱情是两个人的事。但是,至今中国人的婚姻,不管是都市、县城还是农村人的婚姻,也绝不会仅有爱情那么简单,这里有文化的原因,也有经济的原因,更有说不清理不顺的原因。

我家四个孩子唯一通过自由恋爱走向婚姻的是我二姐,这倒是彻头彻尾的“简单爱”了,而又遭到全家老少及至整个家族的反对。我曾经敬佩过她的勇气,上高中时还在日记里写过她“能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篱”这类“文学女少年”才能说出的话,。

可是,自由恋爱的我二姐现在离婚了,不知道是经过复杂爱还是简单爱过程的我依然故我。一般意义上来讲,婚姻的存在就是成功的婚姻,自由恋爱的二姐婚姻是不成功的,顺从“封建”家长意愿的,表面上看有点违背恋爱规律的我的婚姻倒是成功的,用是否“相亲”而始来判断婚姻的起始符不符合爱情规律看来很没道理。归根结底,又是宿命的结论——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