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涩事 |
1
每到晚上,妈妈在浴池还没有回来的时候,恩雅就只好一个人呆在租来的破烂铁皮房里。开始还有些害怕,因为铁皮房子实在是太“敏感”,起风的日子,风将沙粒吹到铁皮房上,会发出“沙沙”的声音;下雨的日子,房顶上的雨点会发出“啪啪”的声音。刚住进来时,每到刮风下雨的日子,恩雅会将那台旧货市场上淘来的12英寸彩电放到最大声,来驱赶恐惧,可是不行,这样会影响她做作业,只好忍耐。不久,她就找到了最佳的忍耐措施:拼命地将思维沉进课本和作业里面,这样就会忽略掉那些吓人的声音。
掐指一算,恩雅住在这里已经一年半,也就是说,她从大兴安岭那个小村子来到大连也是这么长时间。但是,没有一个夜晚的10点半前,她是和妈妈一起度过的——妈妈是浴池的搓澡工,早上七点起床,八点到浴池,晚上要10点半以后才能回来。而恩雅一定会等到妈妈回来才睡,她要帮妈妈热饭,然后她才先睡去;早饭也是恩雅起来做,但七点就到学校了,那时,辛苦了一天的妈妈还没有起床。
今晚,恩雅在家收拾娘俩的东西,再过三天就是大年三十,她们明天乘火车回老家过年。妈妈为了多挣钱,没有休息日,买礼物的任务就落在恩雅的身上。妈妈千叮咛万嘱咐:大连东西太贵,不要乱花钱,买一百元以内的东西就行,妹妹夏天也来大连上初中,奶奶的身体不太好,需要钱的地方多着哪。礼物恩雅早就买好,或者也可以说是准备好:给奶奶的是80元钱两盒的降压药;给妹妹的是一大包海螺壳,这是她和妈妈今年吃的惟一一次海鲜后留下的,有心的恩雅将把肉掏空的海螺壳晒干,存放起来。这个东西在海滨城市不稀罕,但在家乡,却是稀奇的东西,妹妹一定喜欢,还会把其中的一些送给她的同学显摆显摆;给爸爸的是一瓶酒,他爱之如命的宝贝,也是让他无能为力为家庭多做贡献的东西!还有三袋咸鱼是入秋时买的,那时便宜,十元钱三袋,掌握娘俩日常开支的恩雅对便宜货瞄得很紧,早就买下。
将东西装好,恩雅又开始把晾好的凉开水装进两个矿泉水瓶里,明天路上喝。
看着地上摆放在一起,已经收拾齐全的一个大丝织袋、一个小布包和一个书包,这就是她们要带走的东西,恩雅想了想,又把书包打开,把一个塑料袋子取出,又数了一下里面的东西。
2
当火车外的景物一出现白茫茫一片的时候,恩雅和母亲都兴奋起来——那是白雪塑造出来的雪景,这代表离家越来越近了!恩雅透过车窗贪婪地看着外面的雪景,火车尤其是到吉林的境界时,雪景便成片成片的,到处都是,而大连下雪归下雪,但是因为气候相对温润,雪占不住几天,便一丝一毫都不剩了。恩雅看到雪,就更加思念奶奶和妹妹,妈妈出外打工已经七年,是奶奶带大了她和妹妹,恩雅上初中时被妈妈带过来上学,而爸爸只会抱着酒瓶贪杯,连地里的活都是雇人干的,使得妈妈挣起钱来更辛苦。恩雅不是不想爸爸,再如何的长辈毕竟也是长辈,只是不亲近。谁让他老是嫌弃自己只生了两个女儿而没有儿子呢,并把这个理由当作贪杯的理由!
第二天清晨,下了火车,恩雅还要和妈妈倒一趟汽车才能到家。在通往汽车站的人行路上,恩雅使劲地踩着脚下的雪,踩出了“咯吱咯吱”的声音。她激动地对妈妈说:“这雪可能是昨晚下的,还没踩实哪!”妈妈看着她激动的样子,也开心地笑了。恩雅突然心头一凛:许久没看过妈妈这样的笑脸了,看得最多的就是妈妈疲惫不堪的表情。她动情地拽住了妈妈的胳膊,一只手还抢过大丝织袋,只把小布包留给妈妈。
上了汽车,坐定一会儿,恩雅想起了什么,对妈妈说:“妈,奶奶见到我第一句话会说什么?”
妈妈兴致勃勃地真的动脑想了想:“‘哎呀我的大孙女呀,可想死奶奶了!’一定是这话。”
恩雅也想了想,加上了句:“这话会说,可还得说,‘我大孙女长得和妈妈一般高喽!’然后抱住我,使劲地亲……”恩雅说不下去了,眼泪落到了衣襟上。妈妈搂住了她的肩膀,她回避着妈妈的眼神,使劲地看着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