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不管多么有偏见,他在生命面前是要低头的,活着第一位的是生命。抗美援朝护士出身的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原社科系主任陆莉娜教授,用她的亲眼所见,向我们描述了民间中医董草原与协和医院著名的西医医生同诊同治一个病人的生动故事。
陆莉娜教授一个非常要好的同学得了喉癌,住在协和医院。此时,病人的肿瘤把舌头顶出下巴很大,锁骨部做了手术以后,遗疡面已到拳头几乎能伸进去了,全身浮肿得很厉害。医院已经给他判了死刑,生命仅剩两个月了。
同学的夫人是有名的眼科医生,全家商议:停止医院的一切治疗,请董医生来,但希望董医生来时不要穿白大褂。
董医生来了,谁也不知道他的身份是什么。
协和医院感染科大夫、内分秘科大夫也来了。
对于这样一个极后期癌症病人的抢救,感染科、内分秘科都非常重要。中西医结合可能更加保险。
癌症病人高烧不退。感染科没有办法使高烧降下来。
董草原开了中草药。他说,用了这个药,要维持到什么温度,高多少,低多少,什么时候长一度,什么时候降二度,非常精准,正是感染科大夫想要的。感染科大夫非常佩服。
癌症病人同时还有糖尿病,用了胰岛素。协和医院非常有名的黄恒教授,一直在给病人调试。
陆莉娜教授问董草原:病人还有糖尿病,西药都停了后,怎么办?董医生就在他开的方子中又加了一点中药。
结果,一段时间不用胰岛素,在病人夫人每天的详细记录中,血糖真的没有上来。
董草原真是太神奇了!
病人服了董草原开的中草药,竟活了七个月,比协和诊断的只能活两个月又多活了半年。
虽然病人最终还是走了,但走得非常安祥。
北京市社科院原研究员上官一彪评论说,当很多人认为“中医现代化”实质上就是按照西医标准改造中医、让中医向西医靠拢的时候,董草原却鲜明地提出了“以中医观点为主,吸收西医的物质认识”的观点,从而使人们重新思考什么是中西医结合。在中西医结合的探索中,董草原的有些观点可能使医界重西轻中的人们接受不了,但他毕竟打破了以“中医现代化”为名,一味想让中医西医化而使医学失去灵魂的错误思路,开启了中西医互动结合的新思路。董草原是抓住了医学灵魂的人。
(根据《民间中医董草原》第三章“三、陆莉娜:我寄予最大希望”改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