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设备科长b超生化分析仪工程师职称系列 |
分类: 圈内圈外——医界里的新鲜事 |
人物:何仕辉(解放军421医院医学工程科主任,高级工程师)
时间:2007年3月30日
地点:广州市新港中路468号
序幕:你从哪里来?
记者:何主任是否还记得:去年深圳医博会期间,设备科长队和上海医械队、迈瑞队进行足球赛的时候,你们在场上踢球,我在场下拍照片?
何仕辉:有点印象。
记者:你是哪一年来海军医院的?
何仕辉:我是1991年到海军医院的。
记者:来这里以前你在哪里?
何仕辉:我大学毕业以后先分配到部队锻炼了几年,在西沙群岛。
记者:西沙是一个很美丽的地方。
何仕辉:是一个很艰苦的地方。
记者:你大学时读的什么专业?
何仕辉:我学的是无线电工程,是在太原电子工程学院上的学。
记者:也就是说,医疗设备你是从1991年到421医院以后才开始接触的?
何仕辉:是这样的。
记者:这十多年来,从事设备维修你认为最拿手的是哪类设备?
何仕辉:B超,还有生化分析仪。
B超:维修与保养
记者:有一个笑话说,一个男病人拿着女医生开的检查单楼上楼下到处跑,就是找不到在哪里,气喘嘘嘘地跑回来问:“请问13超在哪里?”女医生大笑:“什么13超?是B超!”病人大怒:“你看,你这里明明写的是13超嘛!”
何仕辉:(大笑)以前最早有A超,A超淘汰了,现在都用B型超声波进行检查。
记者:黑白B超现在医院使用的情况怎么样?
何仕辉:也用啊,黑白B超因为费用相对低一些,像普查、妇科一般都会用;但像心脏、血管的检查用彩超的就多一些。
记者:做一例黑白B超一般要收多少钱?
何仕辉:在我们医院,大概是40多元。
记者:彩超呢?
何仕辉:以前是200多元,现在降下来了,要100多元吧。
记者:B超究竟是什么原理?
何仕辉:就是利用超声脉冲回声检查原理与声束扫查而实现的B型超声成像技术。通过发射到达人体组织的回波信号,根据监测回声的延迟时间、强弱来判断人体脏器的距离及性质。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为20Hz—20KHz,低于20Hz的声波为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高于20KHz的声波为超声波,人耳也是听不见的。超声波由于频率高、波长短,可以像光那样沿直线传播,使我们能向某一确定方向上发射;超声波是纵波,可以顺利地在人体组织里传播;超声波遇到不同的介质交接面时会产生反射波,这些构成了超声仪器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的基础。
记者:B超仪能够发出超声波,是通过什么装置来发射的呢?
何仕辉:通过超声探头,这是B超的关键部件。超声探头内部有一组超声换能器,由具有压电效应的晶片制成,这种压电晶片具有特殊的性质,在晶片特定方向上加上电压,晶片会发生形变,反过来当晶片发生形变时,对应方向上就会产生电压,实现电信号与超声波的转换。晶片的线阵由过去40、80,到现在256、400,线阵越多,图像的分辩率就越高。随着B超探头技术含量的增高和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增强,图像就会越来越清晰。
记者:检查时,超声波会不会穿过要检查的部位,或者仅仅只到达皮层?就是说探头发出的超声波的频率是由什么来控制的?
何仕辉:频率是可以设定的,在2兆~14兆之间,根据人体的组织、胖瘦,都可以进行调整。检查时,如果频率设定不准,穿透能力不强,从而影响深部组织的探测。
记者:维修B超仪,坏的情况是不是探头坏的比较多?
何仕辉:探头是易损的。医生使用时不小心掉在地上摔坏了;经常拉来拉去,里面的线、插头脱落;还有,里面是真空的,用久了矿物油从外壳漏出来,探头损坏的原因有很多。
记者:一个探头一般会用多久?
何仕辉:这个没有标准,要看产品质量和使用、保养的情况。有些人使用时比较爱惜,从来没有摔过,没有带电拔去插头,用几年都不会坏。有些人使用不到一年,外壳裂开了的也有。连接探头的线比较长,使用时注意不要折断。
记者:B超维修的重点是不是要放在探头上?
何仕辉:那也不一定,要看故障发生在哪个部位。我搞维修十几年了,以前的B超线路集成度没有那么高,电源部分、信号输入放大处理部分、显示器部分,坏了都可以打开修,连探头都可以打开来修。现在电路板的集成度比较高,维修难度会大一些。我们能够判断出故障发生在哪里,然后让厂家来维修,厂家来维修也只是把那块板换掉就行了。小故障都是我们自己来处理,大故障才让厂家来维修。
记者:B超的保养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何仕辉:B超的平时保养很重要,一是机器里面的灰尘要经常清洁;二是要检查电源、稳压器,经常给机器通通电,即使在机器没有使用的情况下,也要让它运转一下;三是要控制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一定要保持干燥;四是地线一定要接好,以防止雷击;五是要注意电线不被老鼠啃破。B超的保养大致就是要注意这几个问题。
生化分析仪:其实不复杂
记者:相对B超来讲,生化分析仪是不是要复杂一些?
何仕辉:说起来复杂,其实并不复杂。生化分析仪的管道很多,基本上可从水路、气路、电路、光路几个部分来把握。
记者:要做好生化分析仪的维修,要点要把握哪些?
何仕辉:第一,用水要用纯净水。以前我们就吃过这方面的亏,你知道自来水,杂质多,很容易堵塞管道,结果电子阀控制不了什么时间进水,什么时间冲水,就出现了故障,传感器报警。后来我们给每台机器配了一个小型的水处理机,把水中的杂质、泥土进行过滤。所以,一定要把握好水质。第二,电路中传感器比较容易出问题。传感器主要是自动控制进样、试剂在不在,传过来没有,做完了没有,反应到机器里面进行处理。因为控制电路比较多,控制部分出现的故障相对来说多一点。如果传感器坏了,换一个就是了,价格也不高。第三,气路只要管子不破,密封得好,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记者:这中间会用到试剂,对试剂怎么进行选择呢?怎么判断试剂的好与不好?
何仕辉:试剂用的好不好关系到检验准不准确的问题。原产的试剂可能会准确一些。现在国内也都开放了。机器也可以做质控,可以校验结果准不准确。
记者:生化分析仪是很贵的,一台机子要上百万元。但我的了解,有些厂家愿意免费提供机器给医院使用,然后卖试剂。
何仕辉:有这种情况,主要看医院的档次,有些医院标本量比较大,一天能够处理上千个项目,用到试剂较多。试剂的价格比平常高一些,这相当于分期付款吧。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羊毛出在羊身上,机子免费,成本从试剂中收回来。小医院,项目少,试剂使用量小,厂家是不会送机子的。
记者:对于不同的生化分析仪,试剂是不是通用的?
何仕辉:以前的试剂都是专机专用的,试剂价格下不来。现在生化分析仪用试剂基本上都是开放的,国产试剂机子都可以用,但个别机子的试剂还是专用的。
呼吁:重视培养医学工程人员
记者:何主任现在从维修转向了管理,维修做的少了,主要工作是做管理了。
何仕辉:是有些变化,但设备科的主要任务是论证和维修,维修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全院的设备比较多,大大小小的,有普通的(如血压计),有高精尖的(如CT、磁共振、B超、生化分析仪),都是要我们来维修。
记者:设备科做维修的有多少个工程师?
何仕辉:我们过去叫设备科,现在部队医院都改成医学工程科了。现在维修人员是少了一点,所以我也要参与维修,因为我本人是搞维修出身的,一直在搞维修。
记者:看来何主任对做维修还是很有感情的,现在不让你做维修还不行。
何仕辉:(大笑)因为我的专业是这方面的,自己的专业不能丢啊!
记者:我们医学工程科的这十几个人,不走工程师职称系列的吧?
何仕辉:有啊,我们也有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系列,是部队评的,比地方更严格。地方是终身制,我们是满五年考一次,活到老,学到老。我本人2002年就已经评上高级工程师,但部队规定五年考一次,考过以后才可以续任。所以,我4月8号还要参加全军的考试。
记者:都考什么?计算机、外语和专业课?
何仕辉:中级的要考专业课,高级的只考计算机和外语,计算机考试任选四个模块。另外还要求有科研成果,发表论文的数量。
记者:像你一年能发表多少篇论文?
何仕辉:国家级的两三篇吧。我前年获得了广州军区科技进步创新一等奖,有一项科研成果。
记者:这项科研成果很管用的,是什么内容?
何仕辉:舰船医疗设备的固定方法。因为在船上和陆地不一样,医疗设备在船上有摇摆,怎么固定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记者:主要讲了大型设备(X线机、多功能手术床、手术无影灯)的固定,以及临时医疗设备(手术室设备、ICU)的固定。这就和咱们医院的特点相联系。这篇文章我来以前看过了。
何仕辉:(笑)是吗?
记者:其他的工程师有没有要求每年要参加一定的学习、培训?
何仕辉:要的。我要求我们的工程师一定要去参加学习和培训。现在知识、技术的更新比较快,新知识、新技术不断出现,技术越来越先进了。原来我们学的技术远远跟不上了,如不学习,吃老本,肯定就会落后,跟不上技术进步和时代的发展的步伐。所以,我经常对我们的工程师讲,学到知识才是你的真本事。过去修的是分离元件,一个个地修,使用烙铁电焊;现在不是了,现在的机子都是集成化、模块化的,要学会利用电脑软件怎么诊断机器发生故障的部位,维修跟原来的不一样了。所以,我呼吁:要重视对医学工程人员的培养!
记者:具体地讲,怎么对医学工程人员进行培养呢?
何仕辉:第一,提高医学工程人员的专业素质。现在医院对医学工程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电子、机械、医学等专业的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学工程人员只有加强专业学习,才能提高维修的技术和本领,适应这种新变化。第二,重视医学工程人员的操作培训。在购买新设备时,我们一般都会邀请厂家的工程师来进行操作培训,所以要重视这个机会。如果连操作都不会,想搞好维修是不可能的。第三,积极参加厂家举办的维修培训班。很多厂家会办针对某种机型的维修培训班,像过去我们参加了GE公司举办的监护仪维修培训班、安科公司举办的磁共振维修培训班。这种培训班针对性强,会讲解特定机型的结构图,怎么判断故障,怎么维修,对提高工程人员的维修水平很有作用。我们在购买设备时,培训和售后服务是写进合同里的。在保修期内还好办,过了保修期大型设备的维修费用是很高的,厂家的工程师来一次,诊断费就1万多元,修不修都这么多钱,配件另算。所以,小问题我们自己能修的就自己修。第四,尽量参加社会上的培训、研讨活动。一些专业学会等组织举办的培训、研讨活动也很不错,我们都会尽量地参加。我们是比较重视对医学工程人员的培养的,人才很关键,没有人才要想做好维修是很困难的。
尾声:专业不能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