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圈内圈外——医界里的新鲜事 |
保健:从精神开始(上)
——访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负责人 阎丽博士
记者 /
方敏
人物:阎丽(广东省医用电子仪器/医用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
时间:2006年8月18日
地点:广州市广州大道北507号2楼
产品研发:“用专业的心,做专业的事”
记者:目前实验室应用哪些国际前沿的技术和理念?
阎丽:我们一直紧密关注国际科研动态,并将视觉生物信息刺激技术和感知觉学习方法应用于视觉功能异常的治疗平台。它基于学科的治疗和心理物理学的概念,有别于以前的任何一种治疗方法:它是一种非植入性的、个性化的治疗。对于弱视、斜视以及视觉功能障碍的患者来讲,这是一项非常有效的新技术。
记者:目前实验室主要研发哪些产品?
阎丽:因为视觉生物信息刺激技术可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所以我们的研发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治疗弱视、斜视,提高视觉功能,增强学习能力。
记者:请您先介绍一下弱视、斜视方面的产品?
阎丽:我们的早期产品主要是“增视能”,主要针对儿童的弱视和斜视。因为我们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比较深入,正所谓“用专业的心,做专业的事”,目前“增视能”的产品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这证明了我们的产品效果是不错的。当然,我们还有其它的研究项目,比如我们也继续研发“增智能”和“增学能”等,目前临床试验反映都还不错。另外,我们也在和一些媒体策划相关专题,进行科普宣传,如我们即将和广州一家媒体策划“家居环境对儿童视力影响”的选题,这个话题在国外研究的相当多,而我国在这方面还有没有深入的研究和报道,因此这个话题应该是大家非常感兴趣的。
记者:“增视能”的临床疗效如何?
阎丽:目前我们多家医院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这些医院都属国内一流水平,拥有实验基地,而且具有高校科研背景。我们在这三家医院建立了科研基地,和他们的专家教授组成科研小组,共同研究“增视能”的技术和临床效果。试验报告表明:治疗弱视1个月总有效率达89.7%,其中基本治愈70.0%,有进步19.7%,无效10.3%。3个月总有效率为98.3%,其中基本治愈87.4%,有进步9.9%,无效2.7%。对于使用其它方法治疗无效的患者,视觉生物信息刺激技术应用于儿童视功能障碍的治疗模板的治疗效果优点显着。
记者:请您再介绍一下其它两类产品的研发思路?
阎丽:提高视觉功能主要视针对那些视觉功能异常的患者,包括儿童与成人。正常视觉功能必须视轴(Vergence)、调焦(Accommodation)与融像(Fusion)三个系统互相配合。视轴与调焦功能视双眼能正确定位、影像清晰、融像机能则负责两眼之间的细微互动与调整。这样的关系称为Spatial relationship(SR)。正确的SR非常重要。最明显的SR异常就是斜视。
不良的SR通常可以大分为视轴系统障碍与调焦力量障碍,但实际上彼此之间都可能互相影响,随着未得到治疗的时间拉长,也会有自我调整与适应的现象,以致往往无法完全区隔。所谓自我调整与适应,并不是痊愈而是一种视觉功能的变形,进入难以逆转的变化,头痛与阅读症状转趋剧烈,但是检查得到的数据却有趋向正常化的现象,也被称为埋藏化症状(Embedded syndrome)。
视轴系统障碍常见者包括:内聚力不足(Convergence insufficiency)、失偿性外隐斜视(Decompensated exophoria)、内聚外展失衡(Constricted motor range)、内聚力过度(Over convergence)等。调节力系统障碍常见者为:调节力低下(Accommodative insufficiency),调节力痉銮(Accommodation spasm),调节速率不足(Accommodative infacility)等。必此之间会有牵连及影响,有时很难硬是把症状分开看。甚至随着发生的时间长短与视力使用的状况不同,也会有所变化。
大部分与阅读相关的视觉功能障碍,就隐藏在这三种SR调整系统复杂纠结的关系之中。当然除了SR之外,眼球追踪的效率与正确性也非常重要,这是在阅读时控制双眼横向扫描所需要的技巧。双眼横向移动到准确的位置,完成正确SR调整,抓到清晰的影像同时将讯息输入大脑;再移动到下一个段落,重复SR调整与影像撷取…,如此才能完成复杂的阅读过程。如果无法控制双眼准确定位,或定位后SR调整不良,都会影响阅读的效率与理解的程度。
所以应用视觉信息刺激技术对视觉功能异常者进行科学合理地训练,就能提升视觉功能,并进而增强患者地学习能力。他们之间是一个循序渐进和彼此依赖的关系。很多大脑学习能力都有赖于视觉功能地改进和提升。
记者:这些理念和方法在国际上已经得到公认么?
阎丽:国际上,视觉功能与学习障碍之间地关系已经得到普遍承认:很多ADHD和学障儿童都有不同程度和类型的视觉问题。美国圣地亚哥Ratner儿童视觉中心的研究发现:16%的ADHD患儿都有辐辏不足的问题;13%的9-13岁儿童也有不同程度的辐辏功能缺陷;25%的在学儿童有影响学习的视觉问题。所以,基于计算机的交互式训练成为首选的治疗
和检查方法,其训练和检查包括:眼球运动、记忆广度、双眼融合功能、注意力、手眼脑协调、视空间感知、想象性思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