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打联赛是到底有多“伪”?
(2010-03-19 10:51:05)
标签:
体育 |
分类: 捕娱者说 |
国字号打联赛是到底有多“伪”?
从当年阎世铎豪赌世界杯开始,中国足球就踢起了功利足球,所谓管国字号要成绩,实际也是足协掌门人再要政绩,而这种快速搭建空中楼阁的梦想,随着08奥运会、10世界杯的出局成了彻头彻尾的空想,幻想。
辽宁警方一声枪响,假赌黑超过了黄赌毒,南杨落马,伟哥火速上任,从“伪六条”到如今“伪十点”,无不显示着崔韦组合对中国足球的大刀阔斧庖丁解牛般的大破大立。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伟哥的火烧的着实的旺,剑锋所指,依然是国字号,第二套空中楼阁搭建方案被提上日程,不惜破坏最根基的联赛,而致使国字号明目张胆地对联赛强奸猥亵。
之所以说韦十点是伪十点而不是萎十点,我们可逐点解析:
一、中超中甲主力球员不抽调。何谓主力,如何界定?俱乐部的主教练会根据不同的队伍制定不同的主力阵容,如果18人大名单算主力,那18人大名单外的球员有多少资本可成为国字号球员?
二、国奥队只打客场,不增加俱乐部投入,球员属于原俱乐部不变;国奥与所有中超俱乐部打一轮客场比赛,然后中超各队和国奥的比赛结果算入联赛积分,国奥队最终有16场的积分,但不参与总排名。真的是不增加俱乐部投入么?难道俱乐部只有赶赴客场的住宿旅行费是费用么?主场租赁费、安保费谁来出?足协不会天真的以为一堆踢不上球的替补队员会有火爆的号召力而吸引俱乐部的球票收入吧?!
三、保证公平,国奥,国青参赛,只计分,不计名。公平?!国字号参加联赛本来就是对各个俱乐部不公平,谈何公平?!国奥、国青是不计分,可各支队伍是计分的,一旦某俱乐部再国字号的占有率高,只须出工不出力,难保明目张胆的假球发生,对那些没有球员加入的国字号球队的俱乐部公平么?
四、在赛程不变的情况下,在插入的方式进行比赛,对俱乐部来说,全年只增加了一场比赛,作为国奥也好,国青也好,经过两周训练,增加一场比赛,便于队员的提高。按此法,必然增加过多的一周双赛,而且本身这样的国字号就是伪国字号,最终参加大赛这些球员依然是靠边站,增加再多的训练又有何用?而且俱乐部为应付这样的一周双赛不排除俱乐部派出替补球员参加,这样的对抗赛意义何在?
五、在联赛其间,可随时返回本俱乐部参赛,比赛不是周六也不是周日,可以随时返回俱乐部参加联赛。随时可返回俱乐部参赛,那这伪国字号队伍的阵容将变幻莫测,阵容都不稳定,队员之间配合自然就是问题,而且有些队员今天是在俱乐部是替补去国字号了,明天就又可能回到俱乐部打主力,一个国字号的队员长期进进出出,攒鸡毛凑担子的队伍练不练意义有多大?
六、在国字号集训期间,原俱乐部只负责发放基本工资,其他奖励与训练津贴均由中国足协负责,所有比赛的收益归俱乐部所有。足协难道认为这样的比赛,还会有收益产生么?足协不会天真的认为这样的伪国字号参加的比赛能有强力的票房号召力吧!这其中对国字号集训球员只要求俱乐部发放基本工资,是否会对球员的收益有影响?一旦像朱骏这样的老板发发神经把某主力队员打到此处,那与打进冷宫有何区别,而且还做的名正言顺,那么国字号就成了俱乐部边缘球员集中营了。
七、扩大视野,面向所有适龄球员,重组国奥、国青,欢迎俱乐部推荐。这样的国字号本来就很伪,所谓的面向所有适龄球员,其实是面向所有俱乐部预备队的适龄球员,这些球员组成的国字号踢联赛就真的太娱乐了!如果这样与其重组国字号打联赛不如下功夫发展预备队联赛,继续启动足协杯这样的比赛,给年轻球员创造更多比赛的机会。
八、重新组建国家队教练组,统一战术风格,按照同一模式推进。这个方案很日本,统一的战术风格不等于是成功的战术风格,足协不去下力气培养青少年足球,去大力发展联赛水平,而去研究什么统一战术风格,这样势必会抹杀掉球员的一些灵气,工厂式流水线出来的队伍只能是看起来很美。如果以国家队的标准去要求国少队,那年轻的孩子真的要被废了。
九、具体方案近期推出。足协太猪邪了,这样的方案还是胎死腹中,自娱自乐的好。
十、及时与各俱乐部沟通,保障年轻球员的健康成长。这是唯一可取一条,如果这一条与以上十条没有任何联系,相信众多球迷会投降式的举手赞成。
综上所述,足协该干嘛干嘛去,不要用国字号打联赛试图转移对假赌黑的关注,不要以为国家队打破32年恐韩症,东亚四国赛夺冠就可以让某国字号主教练洗脱关于假赌黑的某些责任,韦主席,可以伪但不能萎,中国男足有“伟哥”掌舵可行,但强奸联赛就不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