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纷纷易名通俗还是媚俗?
(2008-09-28 13:56:29)
标签:
娱乐 |
分类: 捕娱者说 |
由任程伟、闫妮主演的电视剧《下辈子做你的女人》日前在北京BTV-4播出,在该剧开播的发布会上,男主角任程伟因不满播出版本,在拒绝与剧组同仁合影后,又愤然离席以示抗议。任程伟表示:这个剧名不合适,因为原著——李佩甫的小说《城的灯》写的是一个男人奋斗成长的励志经历,如今的剧名却将该剧“概括”为男欢女爱的感情戏了,实在离谱。但该剧制片人杨晓娟回应此事时说,制片方有更改剧名的权利,而且,该剧是在电视台的强烈要求下改名的。因为《城的灯》这个名字不好记,虽然原著在文学界有一定影响,但是小说与电视剧的受众完全是两个群体,电视剧是大众化的娱乐消费产品,必须通俗易懂。
一边是剧中男主角因不满“实在离谱”的剧名和播出版本而“发飙”;一边是制片方应电视台“强烈要求”,为求“通俗”而妥协。其实,李佩甫先生的小说《城的灯》有那么深刻的一个主题,作为演员、作为制作单位,都该以极大的创作激情完成一部解读人性的大爱之作。但结果出来了,演员和观众一样,在最后时刻才知道,制作单位费尽心思地揣测着观众的嗜好和品位,终于大刀阔斧地“媚俗”了一把。一部寓意深刻的作品被冠以一个男欢女爱的剧名,这完全扭曲了原著和编剧所要表现的内容,也低估了观众的审美水平。
在当今的娱乐圈,这种事情绝非个案。毕淑敏的小说原名《癌症小组》,出版社认为读者一看“癌”字就会产生抗拒之心,于是要求易名,最后毕淑敏不得不把书名改为《拯救乳房》;池莉的小说原名《东方青苔》,后改成《有了快感你就喊》,许多人认为这是屈从于市场压力;电视剧《高纬度颤栗》在某些电视台播出时竟被改名为《黑雾》,原因就是想“误导”观众,让他们以为该剧是《黑冰》《黑洞》的姊妹篇;而戏剧舞台上的一些剧名也充满性感和挑逗,如《初恋50次》《性情男女》《在床上》《换个老婆太麻烦》《有多少爱可以胡来》等。演出方为了“眼球效应”,甚至把法国喜剧《欢乐复活节》也更名为《今夜老婆不在家》……让人感到一种无奈,一种悲哀。
像《下辈子做你的女人》这样把剧名和内容重新“通俗”化的事情,在这些年的恶搞媚俗风中还只算‘小巫’。对于影视作品,包括文学作品,好的东西一定要承载着社会责任感。再看时下的很多影视剧,名字很吸引人,宣传噱头做得也很多,但如果仔细去看情节和结构,马上就要骂人!现在这种媚俗风潮,除商业因素外,实际上是对过去文艺作品爱说教的走极端,认为只要颠覆过去就是时髦。所以在很多影视剧中会看到——过去的坏人一定是歪瓜裂枣,而现在的反面人物就得有情有义、温文尔雅;过去的好人一定是“高大全”,那现在就要让好人或者六亲不认或者刚愎自用。这样做是想要表现人性的复杂和立体,但很多作品因为制作者缺乏相应的文化底蕴,最终所呈现的要么让人啼笑皆非,要么不伦不类。
这些问题,还不能一下子扣上‘有伤风化’的大帽子。毕竟现在谁也不敢处处标榜高雅,只能要求自己坚持不恶搞、不恶俗。全国现在所拥有的电视频道高达2100多个,电视台的竞争日益激烈,‘三千弱水’也只能有一瓢饮。既然是电视台出钱购买电视剧,制片人怎能无视电视台‘强烈要求’于不顾呢?,为了赢得市场,许多投资方、电视台就会去揣摩观众的口味,至于能不能做到艺术与市场双赢,那就要看本事了。电视台有收视率压力,收视率背后又有广告压力,归根结底是商业利益在起作用。”
以赢利模式展开“竞赛”的文化市场表面看来很热闹,但单纯追求商业,只能说明影视市场的生态越来越单一,影视作品如果缺少了艺术和美,观众感受不到影视作品本身应有的感染力,光靠一个充满“意淫”的剧名或滥情的内容最终只会适得其反,砸了自己的牌子。
趣图:非洲人这样卖鸡蛋[组图]
盘点:十大怀孕女星全裸照(图)
曝光:牛莉女儿首次亮相(图)
教育:最牛校长操场秋点兵(图)
体育:谢亚龙踢球绝密照(图)
健康:世界腿最大的女人(图)
亲子:金喜善大肚写真曝光(图)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