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是110米栏世界冠军,本文提到刘翔只是一种借代。
以下文字不会再出现“刘翔”这个字眼儿,因为本人不想更不愿诋毁中国人心中的跨栏英雄,但本人将开始蔑视那些马路上的“跨栏杀手”,同为“跨栏”,荣耀、耻辱两重天。
城市准备了“斑马线”,城市给了许多人“跨栏”的挑战,城市的红绿灯就是公平的“裁判”,城市的交通警依旧吃着政府的饭。
每位“跨栏”高手都有群众围观,更有汽车喇叭为他们呐喊。
马路“跨栏”成了一道风景线,参赛选手不仅仅是青年,这可让城里人眼中的农民开了眼,原来过马路并不难,穿梭的车流中,只要勇敢就是焦点。
马路“跨栏”在各个城市上演,理由大多是“赶时间”,与汽车拼速度真的很悬,也许那唯一的栏杆就是生命的终点。
马路“跨栏”不是偶然,也许他们是为北京奥运做宣传,一个上栏一个冲刺闯过斑马线,他们要为中国殡葬事业做些贡献。
“跨栏”前他清楚那很危险,但侥幸占据了他心中所有空间,今天跨过去了明天又跨过去了,马路“跨栏”成了习惯,脑海中再也没有危险的概念。
你跨过去了,他就要跨,他跨了,别人还等啥?哇!场面宏大!看那“矫健的身姿”,看那“威武的步伐”,看那“飒爽的气概”,看那“迷人的风采”。我不得不为这些“跨栏高手”折服,我敬佩他们的“蛮干”,我崇拜他们的“勇敢”,我也要“飞”过马路的栏杆,又怕自己轰然倒在白色的斑马线。
马路“跨栏”不是偶然。可有一天,听不到汽车 “呐喊”,迷失在马路中间,徘徊在生死边缘,鲜血浸染了汗衫,世界一片黑暗,依然有群众围观,时空不会逆转,偶然成了必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