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跨越千年寻访名人
(2010-08-04 08:02:38)
标签:
陈元光威惠庙黄道周天星盘黄道周讲学处东皋书舍文明书院 |
分类: 八闽大地 |
(一) 开漳圣王陈元光
陈元光(657—711),字廷炬,唐前期河东人(今河北南部)。生而敏异,长博通经史,尤耽黄石公素书及太公韬略。自著兵法、射法服习之。年十三,领乡荐第一。总章二年,领兵入福建南部,父卒、代领其众。会广冠陈谦连结洞蛮苗自成、雷万兴等进攻潮阳,陷之。永隆二年,盗起攻南海边邑,循州司马高王定,受命专政,檄元光潜师入潮。沿山倍道袭寇垒,俘获以万计,岭表悉平。还军于漳,事闻进正议大夫、岭南行军总管。垂拱二年,上疏请建一州泉潮间,以控岭表,委刺史领其事。诏从之。进中郎将右鹰扬卫率府怀化大将军,仍世守刺史。自别驾以下,得自辟置。后为蓝奉高刃伤而卒,时景云二年十一月。百姓哀号,相与制服哭之。权葬于绥安溪之大峙原。事闻,诏赠豹韬卫镇军。开元四年,徙州李澳川,诏立庙,赐乐器、祭器,建威德,世祀之,坊以表之。贞元二年复徙州治龙溪,敕有司改葬于州北九龙里松洲之高坡山,春秋响祀。
http://s16/middle/48b0d029x8a426725802f&690
文中提及的开元四年“诏立庙”,所立之庙为漳州地界为数不少的“威惠庙”,位于漳浦县城西郊西宸岭南麓的就是其中一座。据史料载,始建于唐开元四年的威惠庙在明弘治、嘉靖、万历和清康熙、乾隆年间均有修葺和扩建,后经数百年风雨沧桑,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该庙宇大都已坍塌,仅存一间破损的后殿和八十年代初乡民捐建的一间小庙,到一九九一年由县政府进行大规模重修重建,现存建筑都是那时的作品。
http://s13/middle/48b0d029x8a426a660a8c&690
主建筑物规划设计建前、中、后三座殿堂、钟鼓楼、两侧厢房、围墙、牌楼、广场、庙区花圃等。
http://s8/middle/48b0d029x8a427307ab07&690
口罩到访时恰逢台湾及东南亚进香团前来,当地政府举行非常隆重的欢迎仪式,整座威惠庙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当地的艺术团体的精彩古装演出吸引了那些海外华人纷纷驻足拍照。
http://s7/middle/48b0d029x8a4281757526&690
大庙第一进正中祀姜太公,左右两旁为关公和妈祖。天下邱姓奉姜尚为始祖,不知是否以此说明此威惠庙为当地邱姓民众修建和维护?
http://s5/middle/48b0d029x8a426ee34bf4&690
第二进为正殿,中间是陈元光夫妇的雕像,供桌上鸡鸭鱼果众多,更引人注目的是披红挂金的一口新屠整猪,足见此番大规模祭拜的规格之高。
http://s7/middle/48b0d029x8a428698c076&690
后殿为佛殿,也是崭新的建筑,据说后山尚有历代僧人的墓葬。唐朝陈元光入闽,不仅让漳州成为新的“地级市”,而且是汉人进入福建的重大移民事件之一,其麾下数十姓氏的北方将士,自此在闽南区域繁衍生息,如今已过千年。
(二)大明孤臣黄道周
http://s14/middle/48b0d029x8a47e4918b1d&690
黄道周(1585—1646),字幼平,漳浦铜山人(今东山铜陵镇)。出生世家,年少家贫,自幼聪颖好学,少年时就有“闽海才子”之誉。二十五岁建漳浦东皋书舍,从事讲学著作。天启二年三十八岁的黄道周中进士,先后任明天启朝翰林编修、经筵展书官,崇祯朝翰林侍讲学士、经筵展书官。崇祯十一年,因反对杨嗣昌拟与清议和,当庭顶撞皇帝“臣在君父之前独独敢言为佞,岂在君父之前谗诌面谀者为忠乎”,甚至说崇祯“忠佞不分,则邪正混淆”,帝虽大怒却未杀黄道周,将他连贬六级,调任江西。
http://s16/middle/48b0d029x8a47f1055a1f&690
明亡,任南明弘光朝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弘光亡,至福州,被隆武帝封武英殿大学士兼吏、兵二部尚书。隆武元年,黄道周募众数千人,马仅十余匹,另有一月粮,出仙霞关,与清兵抗击。十月抵广信,募得三个月兵粮,分兵三路,一路向西攻抚州,另两路北上分攻婺源、休宁,不久三路皆败。十二月,道周率军向婺源出发,抵明堂里遇伏,全军崩溃,黄道周被俘并解至金陵。坚决不降,在狱数月,唯日诵《周易》。次年三月从容就义,临刑前大呼“天下岂有畏死黄道周哉”,虽头断而身“兀立不仆”,死后从其衣服里发现“大明孤臣黄道周”七字。尽管他在明末对如何应对清军和流寇上的观点有些迂腐,并直接造成与清议和之事无法实施,但他犯颜直谏、宁死不屈的品格,“不愧一代完人(乾隆语)”。黄道周虽非力挽狂澜的栋梁之才和替皇帝分忧解愁的肱股之臣,但其在道德上所立之丰碑一定会流芳百世。
http://s10/middle/48b0d029x8a47f4d3b729&690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赞黄道周“书法为馆阁第一、文章为国朝第一、人品为海内第一、其学问直接周孔为古今第一”。漳浦县城东郊石斋村,有黄道周二十五岁时的讲学处,始建于万历三十七年,称东皋书舍;
http://s12/middle/48b0d029x8a47f903938b&690
崇祯十七年,明亡,改名“明诚堂”以明志;道周殉国后,南明隆武帝赐表“文明书院”。该讲学处占地一千多平米,沿中轴线依次为门厅、天井、庑廊、正堂。
http://s15/middle/48b0d029x8a47fe3f9a7e&690
面阔五间,正堂进深三间,抬梁木结构,青石础,门厅对联“人须于剥腹后见天地之心,我岂若态犬亩中乐尧舜道”为黄道周自题。
http://s7/middle/48b0d029x8a48015af476&690
天井大约十米见方,庑廊采用四柱承重,中间摆一石盘,称“天方盘”,为整个书舍的主体建筑。
http://s9/middle/48b0d029x8a48011dd3b8&690
天方盘正方形,盘面刻一万多个小方格和八个同心圆,方格和圆圈纵横交错,极其神秘,是黄道周手制演译易经用的,并有专著《易象正》和《三易洞玑》,但几百年来尚无人能识其中奥妙。
http://s12/middle/48b0d029x8a4800d18d2b&690
现在,书舍改建为“黄道周纪年馆”,基本无人问津,掌管钥匙的老人很热情,游人到来可去旁边民舍寻他开门,并有彩印材料相赠。(待续)
续篇将介绍乾隆、嘉庆两代帝师,六部尚书椅子坐了五把的乾隆重臣,漳浦人蔡新。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