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寻找永泰乡间散落的珍珠(二)

(2009-11-27 07:11:10)
标签:

月洲村

父子六进士

张元干

宁远庄

柿饼制作

嵩口镇

大樟溪

分类: 八闽大地

寻找永泰乡间散落的珍珠(一)

口罩开车离开那个小村子不久,觉得后面有一部轿车不远不近地跟着,是莆田的车牌。口罩故意加速,那车也快了起来;口罩放慢,它还是保持相应距离而不超车。一般说来,能够承揽农村水利工程并肩负拆迁任务的人都很不一般,口罩担心自己在村中拍照片的事情惹上了麻烦,多年的旅行经验让他的警惕性颇高。

 

寻找永泰乡间散落的珍珠(二)

发现路旁有制作柿子饼的小作坊,口罩干脆停下车来,后面的那部“跟踪车”并没有跟着停下来。看着那车在前方山路转个弯不见踪影,二人松了一口气,看来是口罩警惕过度了。

 

寻找永泰乡间散落的珍珠(二) 寻找永泰乡间散落的珍珠(二) 寻找永泰乡间散落的珍珠(二)

第一步:削皮                    第二步:晾晒                    第三步:烘烤

寻找永泰乡间散落的珍珠(二) 寻找永泰乡间散落的珍珠(二) 寻找永泰乡间散落的珍珠(二)

第四步:再晾晒(反复几次)         第五步:加者喱粉(口罩质疑)      第六步:分拣、装箱

都是第一次观看柿饼的制作过程,二人的好奇心再度占领高地。柿饼的第一道工序居然是削皮,然后经过晾晒、烘烤的过程,颜色娇艳的水果就变成干瘪黯淡的果干。

 

寻找永泰乡间散落的珍珠(二) 寻找永泰乡间散落的珍珠(二) 寻找永泰乡间散落的珍珠(二) 寻找永泰乡间散落的珍珠(二)

(从削了皮的鲜果经过几轮晾晒、烘烤变成柿饼的各时期形态)

恰巧晒在架子上的柿子有制作过程中每个时期的,口罩都拍了照片,准备回厦门发展新的产业。打算在真正原产地买一些,价格还算厚道,就拿了包装好的一小箱,未曾想居然有二十斤重。

 

寻找永泰乡间散落的珍珠(二)

继续沿着大樟溪前进,在靠近嵩口镇的地方有岔路去月洲,那里是永泰古时候另一个文坛传奇的所在。宋皇祐五年,永泰县大山深处的月洲村人氏张肩孟高中郑獬榜进士,演绎了一个父子六人六进士、五子同朝、祖孙三代十八条官带的科举辉煌,这一辉煌在历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张肩孟,历官知府、刺史、朝散郎,后以子贵赠少师,谥文靖。张肩孟生有五子,俱登进士第,长子励,官至中奉大夫;次子勔,官至朝散郎;三子勣,官至太学博士;四子劝,官至工部尚书;五子动,字安道,官至龙图阁直学士。据说当时全国轰动,人们赞美说:“灵椿一株秀,丹桂五枝芳”。张肩孟有孙十二人,除两人不仕外,其余皆宦于时,加上两名侄孙为官,刚好祖孙三代十八条官带,其中张肩孟之孙、张动之子张元干(朝奉郎、将作少监,赠正议大夫充抚谕使)更是当中的佼佼者。他曾为南宋主战派代表李纲的属官,是著名的爱国词人。

 

寻找永泰乡间散落的珍珠(二)

作为政治家,值得称颂的是他投身抗金斗争和“不屑与奸佞同朝”、敢与秦桧等权奸公开对抗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刚直不阿、爱憎分明的高贵品质。作为词人,张元干最大的贡献在于继承了苏东坡的豪放风格,把爱国主义的内容融入词中,成为以词来抒发爱国激情、爱国思想的第一人,开创了南宋爱国词派的先河,直接影响到后来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词创作。绍兴十二年,得罪秦桧的胡铨被流放时途经嵩口,退居在家的张元干为他送行,激于义愤写下《贺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是张元干词中最著名的一篇:“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举大白,听《金缕》”。历史上走出过四十八位进士的月洲村,绿水环绕,翠竹摇曳,在一片密林深处的小高地上,还存有一个叫做宁远庄的古堡。口罩和廖兄在问路的时候,一个小学生扔下自行车自愿做向导。问了下,他姓张。

 

寻找永泰乡间散落的珍珠(二)

沿着河卵石台阶上行转了一个弯,就看见一个青藤密密匝匝缠绕的门洞和一片布满射击孔的斑驳外墙。小朋友说,这就是宁远庄了。这是一个边门,与外墙连在一起的一片宅子是给下人和家丁住的,古堡的中间部分就是拥有一百二十个房间的主体建筑。

 

寻找永泰乡间散落的珍珠(二) 寻找永泰乡间散落的珍珠(二)

宁远庄始建于清雍正七年,费时五年完成。建寨者张谦,生于清康熙年间,据说其为人乐善好施、善良敦厚。转到东面正厅,黑面持剑的张圣君供于台上,案前的蜡烛还燃着,看来有乡人刚来祭拜过。正厅为民居少见的“四梁扛井式”结构,上筑有内通廊,下辟四个大门,其中东正门装有两重木门,门口尚留古马槽。

 

寻找永泰乡间散落的珍珠(二)

庄内木构多已不堪承重,但内门两侧砖雕间“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来可极”的警世之语和内侧门楣上“安宅在仁”几个大字依然清晰可辨,即使在近三百年后的今天还是很耐人寻味。

 

寻找永泰乡间散落的珍珠(二)

正门小厅和正厅两边墙上,贴满着近百张小纸片,上面写着某人考中贡生、进士等,落款的年代有清雍正、乾隆、咸丰等,是各种各样的“捷报”,是张氏子孙在科举时代取得的成就。

 

寻找永泰乡间散落的珍珠(二)

当年报捷锣鼓声和马蹄声一次次地打破乡间的宁静、喜庆的鞭炮声一次次响彻古堡的各个角落的时候,曾升腾起的梦想和希望,或憧憬、或泯灭,如今早已烟消云散;捷报的字迹早已斑驳脱落、模糊难辨,但苍老的古堡应该还能记起那些踌躇满志、心怀天下的成功学子吧。(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