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旅行/见闻成都青羊宫 |
分类: 华夏胜景 |
成都大集结(上)
口罩七月份就听鲤鱼说要设计国庆黄金周的自助线路,待安顿好小口罩终于决定加入行程却是九月中旬的事了,以至于差点儿订不到机票。已经记不得上次住帐篷是曾几何时了,口罩把有霉味的羽绒睡袋塞进落满尘埃的背囊,居然还有些紧张,只好自嘲一下,心中暗笑自己没有出息。
口罩一直很喜欢成都这个慵懒的城市,但最近一次来成都已经是四年前的事了。已经有两个人提前一天来到,口罩轻车熟路入住酒店时他们应该还在青城山研究青城派武功。地图上看来青羊宫离住处很近,口罩于是拎着相机晃了过去。这座道教名观唐代已经存在,相传当年黄巢攻破长安时,唐僖宗曾避祸于此。现存建筑却是清代陆续修建的,重要的有灵祖殿、乾坤殿、八卦亭、三清殿、斗姥殿、唐王殿,两边有老子降生台和说法台。
步入庄严宏伟、重叠飞檐的山门,一只背着九龙石碑的赑屃出现眼前,乃明朝正德十年皇帝恩旨树立。
石碑后的大殿名曰混元殿,殿内正中供奉的“混元祖师”面容慈祥,手持混元乾坤圈,将圈拉伸便是“一”字,故它展示着世界本原还处于混沌状态,而祖师开天辟地,使“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后殿供奉的是“慈航真人”,佛教称“观音大士”。她本是道教十二金仙之一,传说中的真是位男仙,后因见世界苦难重重,女子却无出家修行之路,于是便转世为女身并修奉佛法,为女子开了不二法门,从此才有女子出家修行之路。真人端坐莲台,容貌秀丽慈祥,遍洒甘露普渡众生,故道教和佛教都供奉这位慈爱的“女神”。
混元殿后面有座镂刻精湛的八卦亭,亭基四方形,亭身呈圆形,象征天圆地方。亭为双亭重檐翘角,亭顶盖有黄色琉璃瓦,亭身由八根镌刻条龙的石柱支撑。其中一根上的条龙有拳印痕迹,传说这条龙某天晚上想逃离青羊宫,恰被巡逻的月御值日使者发觉,一拳把它打在柱上,拳印由此留下。
绕过八卦亭就是青羊宫最重要的建筑“三清殿”,殿前左右各有一只铜羊,以负青羊宫之名。左边是双角铜羊,清朝道光年间铸造;右边单角的那只其实是十二属相的化身,乃鼠耳、牛鼻、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嘴、羊须、猴颈、鸡眼、狗腹、猪臀组成的异兽,据说是宋代的东西,清雍正元年大学士张鹏翮从北京买来送给青羊宫的。
三清殿内供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道教“十二金仙”分伺两侧。口罩记录了一下,那十二位分别是太乙真人、广成真人、俱留真人、玉鼎真人、燃灯真人、道行真人、普贤真人、文殊真人、慈航真人、黄龙真人、赤精真人、清虚真人,除了记忆里太乙好像是哪吒的师傅,猜想普贤、文殊、慈航应该和佛教有着某种联系,口罩对其他真人竟一无所知,实在是汗颜自己对本土古老宗教的无知。口罩此行回来查寻资料,方知三清殿内共有三十六根大柱,其中木柱八根,象征道教的八大天王;石柱二十八根,代表天上廿八星宿,即角、亢、氐、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冀、轸,口罩对此还是一窍不通,只好再度检讨自己知识的匮乏。所以,旅行对口罩而言,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即将走出青羊宫的时候,口罩发现山门的背后是一幅正宗的太极图,不似平时常见的那种仅简单地把一个圆分开,这个阴阳图的黑白两色更加紧密地缠绕在一起。墨绿底色两侧所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阐释着中间阴阳图所涵盖的精髓,指点着每个人来领悟其中道理。口罩忽然闪念:道理一词来源是否与道教有些关系呢?
(待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