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于是之的愧

标签:
转载 |
谢谢楼主发的92版经典录像,人艺的艺术家不是一两根台柱,而是众多台柱,顶起了中国话剧的殿堂。向经典致敬。
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在《茶馆》中塑造的“王掌柜”出神入化倾倒众生,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 1992年7月16日晚,《茶馆》在首都话剧院进行最后一场告别演出。开场前,于是之坐在后台角落的一张藤椅上,闭眼假寐,半沉浸在角色之中,默忆每一场戏的台词。同行们都知道,这是他历年来的习惯——安静、思索、酝酿,绝不谈和演出无关的话题。可是,这天,后台来了一帮记者和摄影,显得有些嘈杂、忙乱。他很不习惯,但一贯为人和善、低调的他,又不忍出面干预。
在这样的氛围中,戏要开场了。他紧张地跟搭戏的蓝天野说:“我今晚可能要出毛病。”蓝天野宽慰他说:“没事,你放心。这出戏已经演了几百场了,万一你磕巴,我接上。”不出所料,上台后的于是之,果然忘了一句词儿。但蓝天野随即补上,台下的观众根本没听出来。然而,这个小小的失误,却让严谨、踏实、认真的于是之,在后半场的演出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一直到演完,他心里都在自责:“我对不起观众。”
谢幕时,于是之和扮演常四爷的郑榕、扮演秦二爷的蓝天野,走到台前向观众鞠躬致谢。忽然,后排有一个年轻观众激动地喊:“于是之老师,再见了!”不料,这句话就像一个引子,让于是之的眼泪像决堤的水一样喷涌而出。他拱手哽咽着说:“最后一场,我没给大家演好。实在对不起。”然后,像个犯错的孩子一般,低着头,郁郁地回家,纠结、懊恼得彻夜难眠。翌日座谈会上,又有一位热情的观众,请于是之在“茶馆演出纪念”的T恤上写一句话。他思索了一下,写道:“感谢观众的宽容。”然而,即便观众“宽容”了他,他还是不曾原谅自己。
于是之在《茶馆》中的出色表演,不仅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茶馆》的作者、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当初看了他的演出后,非常兴奋地说:“没想到,《茶馆》让他们演得这么活。”回到家以后,老舍仍然开心不已,挥毫亲笔写下一个条幅:“努力如是之者,成功其庶几乎?”夫人胡絜青老师助兴,在字的旁边,配上一幅精巧、雅致的红梅图,送给于是之。这是多大的褒奖和肯定啊。但于是之却把它小心地卷好,包好,锁在抽屉里珍藏。这一锁就是三十年,从未拿出来对别人炫耀。
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茶馆》的‘诀别戏’,我没能演好,却再也没有机会向那帮观众弥补、检讨了。我心中永远有愧!”转载文章及图片来源 城市快报
前一篇:京城寻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