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首批福建省智慧商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名单出炉

(2024-01-18 17:11:51)
标签:

林茂阳

便民生活圈

智慧商圈

分类: 有话直说
     加快建设智慧商圈,全面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
    首批福建省智慧商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名单出炉
                        2024-01-16 15:35:58中国商报网 
    中国商报福建报道(记者 林茂阳)为进一步推动福建省城市商业体系建设,加快引领新型消费发展、助力商务高质量发展,2023年福建省商务厅制定了《福建省商务厅关于组织报送首批福建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智慧商圈的通知》《福建省商务厅关于组织开展第三批特色步行街申报工作的通知》,组织各地积极推荐有关单位申报首批福建省智慧商圈、首批福建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第三批福建省特色步行街等,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持续推动打造特色消费载体,提升居民消费品质。
     日前,福建省商务厅公布确定首批福建省智慧商圈、首批福建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第三批福建省特色步行街的名单,共评出首批福建省智慧商圈12个、首批福建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60个,以及第三批福建省特色步行街9条。
     其中,入选首批福建省智慧商圈12个,包括福州东街口商圈 、福州东二环泰禾商圈、厦门SM广场商圈、厦门宝龙一城商圈、泉州中山路商圈、泉州中骏世界城商圈、漳州碧湖万达商圈、莆田正荣财富中心商圈、龙岩万宝广场商圈、三明万达广场商圈、南平万达广场商圈、宁德万达广场商圈;入选首批福建省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社区共有60个,其中、福州(18个)、厦门(10个)、泉州(5个)、漳州(4个)、莆田(5个)、龙岩(7个)、三明(6个)、南平(1个)、宁德(3个)、平潭(1个);入选福建省特色步行街共有9条,包括莆田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福州闽江之心茉莉大街、三明市徐碧步行街、上杭县瓦子街历史文化街区、尤溪县朱子古街、南平武夷山水城步行街、福清东百利桥特色历史文化街、长汀水东街历史文化街区、晋江梧林传统村落步行街。
     商圈是城市商业的重要载体,是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平台,也是提升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引擎。智慧商圈是依托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加快城市商圈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则是在居民步行15分钟左右的范围内,建设可以满足日常生活基本消费和品质消费的多业态集聚的社区商圈。
     据了解,自2021年5月,商务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及试点方案,提出“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以来,福建省福州、厦门、泉州三地先后入选全国试点。
      为推动福厦高铁沿线地区商文旅融合,消费、产业深度融合、协调发展,2023年11月,福建还出台了《加快建设福厦“1小时生活圈”助力商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顺应新消费模式升级,大力推动发展年轻消费、时尚消费、便利消费,创新发展夜色经济,持续聚人气、旺商气、提名气。推动福州、厦门加快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支持福州南站和厦门北站两个重要站点周边消费场景提质升级,带来商、住、行、旅等多元体验,激发盘活片区消费潜力。
     日前,福建省商务厅等13部门又印发了《福建省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工作方案(2023—2025)》,提出到2025年底前,全省形成一批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服务优质,智慧高效、快捷便利,规范有序、商居和谐的便民生活圈,服务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品质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对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支撑作用更加明显,居民综合满意度达到90%以上。
     作为全国首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城市,福州在2021年10月出台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工作方案,把便民生活圈建设纳入市政府保民生重点工程,将其建设工作推进情况纳入市级绩效考核内容,计划2021—2025年每年至少建成10个以上便民生活圈,试点区域居民满意度达到85%以上。
      为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功能,福州市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学前教育,以解决各社区0~3岁儿童入托难的问题。去年以来,面对群众就近享有多元生活服务的需求,在便民圈的基础上,福州市鼓楼区又提出打造25个集“医、食、托、行、业、购、健、学、养、情”于一体、“多圈合一”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和“一刻钟幸福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