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期高血压病人其血压常持续在较高水平,并伴有脑、心、肾等器官受损的表现,早期可无症状,但后期易导致功能障碍,甚至发生衰竭。如高血压引起脑损害后,可引起短暂性脑血管痉挛,使头痛、头晕加重,也可引起一过性失明,半侧肢体活动失灵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脑出血。对心脏的损害则先呈现心脏扩大,后发生左心衰竭,可出现胸闷、气急、咳嗽等症状。当肾脏受损害后,可见夜间尿量多或小便次数增加,严重时发生肾功能衰竭,可有尿少、无尿、食欲不振、恶心症状。
高血压病分为几期
1979年我国修订的高血压病临床分期标准,按临床表现,将高血压分成三期。
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舒张压大部分时间波动在12.0-13.3Kpa(90-100mmHg)之间,休息后能够恢复正常,临床上无心、脑、肾并发症表现。
二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舒张压超过13.3Kpa(100mmHg)以上,休息后不能降至正常,并有下列各项中的一项者: 1、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左心室肥大的征象; 2眼底检查,见有颅底动脉普遍或局部变窄; 3蛋白尿的(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
三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水平,舒张压超过14.7-16.0Kpa(110-120mmHg),并有下列各项一项者: 1、脑血管意外或高血压脑病; 2、左心衰竭; 3、肾功能衰竭; 4、眼底出血或渗出,有或
保健预防
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发达国家和比较发达的国家,其患病率可高达20%以上,就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高血压的患病率也在不断增长。目前,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已上升到11.88%,估计全国至少有9000万人患高血压病。由于高血压是引起冠心病、心肌梗塞、脑卒中和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因此,对高血压的预防与治疗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宜低盐饮食:食盐每天不超过5-10克。忌辛辣食品,忌烟酒。 选择对体力消耗不大的运动,如慢跑、打拳、气功等,亦可按摩头面部穴位,如太阳穴、风池穴、翳风穴等。控制高脂肪饮食,如动物内脏及其制品,可常食木耳、山楂等,肥胖者应控制体重。 从卧位到立位时不宜太快。 保持大便畅通。 培养稳定而乐观的情绪,避免激动,做到心平气和。
治疗高血压要坚持服用降血压除血药外,还可使用天然中药制剂——如通灵补 脑丸等。脑萎缩患者要树立战胜疾病的必胜信心,打消思想顾虑。饮食起居要有规 律,保持乐观情绪。禁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对个别卧床年迈的老年患者还要注 意个人卫生,勤翻身以防褥疮的发生。
高血压病人的自我及家庭护理
1.高血压病患者,家中必备血压表及听诊器,以随时观察并记录血压的变化,至少在晨起、睡前各一次。
2.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注意劳逸结合。
3.大多数高学压病人是要终生服药,一定要按时服药,牢记“宁可少吃一顿饭,也不可少次一次药”。要更换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放可换药,不要自行换药或停药。
4.突然头痛、恶心、呕吐时,家人要协助病人:平卧,把头垫高,用湿毛巾敷在头部;立即测量学压;口服降压药,以快速降压为宜;尽快送往医院就医。外出是感觉不适,应立即停止行动,就地坐下,防止跌倒或发生其他意外。
降压药的新服法
最近,有关专家在治疗老年型高血压的过程中,提出并应用了一种新的服药方法。该新法依据时辰药理学原理,可以更有效地保持血压稳定,预防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生。
临床实施表明,高血压病人采用清晨醒后一次服药的方法后,可以有效地控制血压的波动,防止血压在清晨时突然升高,同时又能有效地避免和控制夜间睡眠达到预防脑溢血和脑血栓形成的目的。以尼莫地平为例,以往传统的服药方法是每日服药3次,每次1片;新的服药方法是每日服药1次,每次2片(0.02克)。临床实践表明,传统的服药方法存在着明显的缺点。因为人的血压在24小时内有周期性的节律变化,每天早晨血压升高,下午血压比较平稳,到夜间睡眠时血压会自行降低。高血压病人也是这样,因此,高血压病人容易在早晨发生脑溢血,而在夜间容易发生缺血性脑中风,即脑血栓形成。而按照传统的服药方法,早晨药物发挥作用有限,达不到良好的降压效果;而中午和傍晚服药后,血压又会出现明显的降低。因此,这种服药方法虽然可降低血压,但很难预防脑溢血的发生,更不能预防脑血栓的形成,有时甚至会促使脑血栓形成。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患者除了可引起高血压本身有关的症状以外,长期高血压还可成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功能,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
患有肝脏病、高血压病、肾炎、肺结核和某些心脏病患者应当慎用或者禁用药酒。糖尿病和高血压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可以引起以下疾病:1。冠心病
以上疾病的治疗费用:1。冠心病,心脑血管的治疗费用大约在50000元左右。 2。心肌梗塞的治疗费用大约在50000元左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