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年用“心”支持支撑健康

(2007-01-30 16:32:04)
新年用 新年用“心”支持支撑健康 支持支撑健康
 
 
改变的只有心态
 
    一切都还得继续。周日晚上焦虑过后,新的一周照样开始;实在不想再看见老板那张脸了,每天还得照旧毕恭毕敬……不定期能改变什么?只有心态。其实,心态变了,心理健康了,人就会跟着变。

心理健康的标准:

要有生活的安全感,因为安全感是人最基本的需要。
 
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不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
生活目标切合实际,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挫折感。
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丰富自己的生活。
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以便更新知识结构,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
 
新年别让心受累
 
    心理不健康者,常常都有心理压力或者心理疲劳的症状。心理压力若长时期得不到消除,那么就会产生多方面的不良后果。道德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如心脏病、高血压、头晕等,都与心理紧张和心理压力有关;其次,心理压力负担过重所引起的忧郁、焦虑、对人具有攻击性等等各种不良心态,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心理压力产生时,如果不加以调适与疏导,就会产生不良反应。因此,当代感到烦躁、郁闷、紧张时,不妨采取正当的渲泄法、运动、旅游法、倾诉法等进行疏导。
 
★健康的开怀大笑是消除疲劳的最好方法;
★沉默是有助于降压,在没必要说话时最好保持沉默;
 
★放慢生活节奏,有助于舒缓紧张压力;
 
★冷静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做错了事,不要耿耿于怀,其实谁都可能犯错误;
 
★不要害怕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说“不”;
★对待未来要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
 
心理平衡不等于心理健康
 
    人们通常认为心理平衡就代表着心理的健康,其实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种平衡与适应的状态,它是心理两极中间位置。如果说“平衡”就是健康,那么一个满足现状,没有追求,不思进取的人,内部就很平衡,因为他不会有挫折感,也没有冲突,但这不能算是心理健康。如果说“适应”就是健康,那么现在社会上有的人见人说人话,逢鬼说鬼话,也不能算心理健康。其实,这两种人只能叫没有灵魂的躯壳,或者叫做有教养的市侩。
  心理健康说到底是一种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围的事物。
 
摘下有色眼镜告别忧伤
 
  压力和焦虑所带来的自律神经失调也困扰着许多人,头痛头晕、全身酸痛无力、脖子僵硬、不易入睡、容易做梦、口干舌燥、胸口郁闷、有时心跳也很快好像喘不过气、有时则是腹胀、胃酸过多、食欲不好、有时燥热、有时则手脚冰冷、习惯性拉肚子或频尿。如果有这些症状,却又找不出什么原因,很可能是自律神经失调。心理学家埃默提出了“三A法”:
  接受Accept):首先要承认自己精神上抑郁;其次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言行举止有无异常,以及感觉思维的差别和身体反应等。
  
  回答Answer):要学会每当产生一个错误时,及时地予以识别并记录下来。询问自己:“这会是真的吗?”然后再问自己:“从另一个方面该怎么样看呢?”
  行动Action):如果你感到不被人注意,那你就换一新方式;如果你在工作不能得心应手,则应进修一门课程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或者寻找新的工作。还要多计划一些活动,使自己的生活规律化。
 
抗压减压让郁闷随风而去
 
★生活要规律,营养要均衡。很多人的压力或焦躁是来自工作时间混乱或睡眠不足。
 
★均衡足够的食物能提供身体所需要的能量,良好的营养可以稳定神经系统。
 
★尽可能每天运动。伸展缓和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或瑜珈,能大幅增加脑中的血清张务素浓度,缓解焦虑的情绪,增加内心的安定。激烈的有氧运动则能提高多巴胺和正肾上腺素的浓度,增强心力和肌力,让人舒畅有活力。
 
★保持正面思考。打住负面思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强迫自己想想别的事,或用不同角度看同一件事。
 
★善待自己,每天做一件让自己快乐的事。
 
★每周和知心朋友约会一次。永远不要独自面对压力或焦虑。
 
★学习一项新事物。能给自己一个新的生活动力,新事物可以带来全新的视野或感觉,让生命保持前进的状态。要快乐,就要成长。

摘自《科学新生活》作者:文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