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的只有心态
心理健康的标准:
●要有生活的安全感,因为安全感是人最基本的需要。
●对自己的能力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不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工作。
●生活目标切合实际,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挫折感。
●与外界环境保持接触,丰富自己的生活。
●保持个性的完整与和谐,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以便更新知识结构,少走弯路,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愉快的情绪必须释放,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但不能发泄过分,否则,既影响自己的生活,又加剧了人际矛盾,于身心健康无益。
●有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与兴趣爱好,但不能妨碍他人利益,不能损害团体利益。
新年别让心受累
★健康的开怀大笑是消除疲劳的最好方法;
★沉默是有助于降压,在没必要说话时最好保持沉默;
★放慢生活节奏,有助于舒缓紧张压力;
★冷静地处理各种复杂问题,做错了事,不要耿耿于怀,其实谁都可能犯错误;
★不要害怕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学会在适当的时候说“不”;
★对待未来要相信“车到山前必有路”。
心理平衡不等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说到底是一种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看待周围的事物。
摘下有色眼镜告别忧伤
压力和焦虑所带来的自律神经失调也困扰着许多人,头痛头晕、全身酸痛无力、脖子僵硬、不易入睡、容易做梦、口干舌燥、胸口郁闷、有时心跳也很快好像喘不过气、有时则是腹胀、胃酸过多、食欲不好、有时燥热、有时则手脚冰冷、习惯性拉肚子或频尿。如果有这些症状,却又找不出什么原因,很可能是自律神经失调。心理学家埃默提出了“三A法”:
接受(Accept):首先要承认自己精神上抑郁;其次要注意自己的情绪变化,言行举止有无异常,以及感觉思维的差别和身体反应等。
回答(Answer):要学会每当产生一个错误时,及时地予以识别并记录下来。询问自己:“这会是真的吗?”然后再问自己:“从另一个方面该怎么样看呢?”
行动(Action):如果你感到不被人注意,那你就换一新方式;如果你在工作不能得心应手,则应进修一门课程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或者寻找新的工作。还要多计划一些活动,使自己的生活规律化。
抗压减压让郁闷随风而去
★生活要规律,营养要均衡。很多人的压力或焦躁是来自工作时间混乱或睡眠不足。
★均衡足够的食物能提供身体所需要的能量,良好的营养可以稳定神经系统。
★尽可能每天运动。伸展缓和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或瑜珈,能大幅增加脑中的血清张务素浓度,缓解焦虑的情绪,增加内心的安定。激烈的有氧运动则能提高多巴胺和正肾上腺素的浓度,增强心力和肌力,让人舒畅有活力。
★保持正面思考。打住负面思想最好的办法就是强迫自己想想别的事,或用不同角度看同一件事。
★善待自己,每天做一件让自己快乐的事。
★每周和知心朋友约会一次。永远不要独自面对压力或焦虑。
★学习一项新事物。能给自己一个新的生活动力,新事物可以带来全新的视野或感觉,让生命保持前进的状态。要快乐,就要成长。
摘自《科学新生活》作者:文静
前一篇:岁末消费 别花钱买麻烦
后一篇:未成年勿入,这里的快乐你无法理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