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秋华:建立员工与企业精神共同体

标签:
财经 |
若不同心,岂能同行?
对企业而言,人走在一起不叫团队,心走在一起才叫团队。
真正成为一体,才能产生一种觉醒,才能发自内心地去爱企业、爱事业、爱员工。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人天生需要找到一种归属感。
......
基于以上这些认识和感悟,很多优秀企业越来越关注员工的精神层面,强调人文精神,使企业与员工形成价值观共同体,重视员工的精神素质,从人文精神出发进行注重人性的管理调控,这种重视“软性”因素的管理,正在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企业解决好人才与企业的利益分配问题后,接下来就是解决员工与企业的思想高度统一问题。
一个企业的带头人感慨地说,这些年,企业发展一直在路上。企业发展很快,最近几年,30岁以下新员工占员工总数比例迅速提升到30%左右,并且新员工司龄都很短,大部分新员工到公司工作仅1到2年时间。
当你问一个新员工,你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是什么?是一种回答,当你问另一个新员工时,是另一种回答。当你问司龄较长的老员工同样的问题时,又是一种回答。而企业带头人对企业文化又是一种解读。快速成长型的企业面临着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传承的问题。
很多企业因业务发展迅速,人才成长没有跟上,使人力资源一下子摊薄,大量从外部引进中高级管理人员,使企业在统一管理者思想方面面临空前挑战。业务已经进入几十个城市的一位民营企业的带头人跟我说,怎么能够迅速地将这部分“空降兵”与企业形成一种强大的凝聚力,让大家感觉到在同一艘船上呢?
很多优秀的企业家越来意识到在确保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关注员工精神、思想层面等的“软性”因素,建立精神家园,让员工找到归属感、价值感、存在感、认同感,以及形成统一的工作指导思想及行为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在具体操作层面,此项工作内容极其丰富,充分体现创造无极限。公司层面:成立组织架构,比如企业文化部、企业文化小组(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外聘人力资源管理顾问辅导此项工作的开展)、员工关爱中心等。重新梳理提炼企业核心价值观、不同发展阶段的主流思想,注入新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元素,形成完整的企业文化手册,包括企业的使命、愿景、核心价值观,使企业精神与员工的精神追求目标相契合,提出“融则赢”等文化理念。建立统一的工作指导思想及行为模式,提炼职业经理素质标准,通过培训、行为转换落地等方式解决思想高度统一问题,通过各种极具创造力的人性化情感管理,形成企业与员工精神共同体下的情感共同体。管理者微观层面:打造办公室微文化,营造适宜的工作微环境。等等。(未完待续)
本博客中所有文字、数据均受到中国法律和知识产权相关条例的版权保护。没有经过刘秋华本人的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将本博客中的信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对已经涉嫌剽窃刘秋华所写文章观点的个人保留法律诉讼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