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哭泣俱乐部催泪悲伤本能

(2013-11-17 11:50:19)
标签:

休闲

来源: 北京科技报

    如果一个9平方米的屋子刷着淡绿色的墙面,除了简单的桌椅之外,到处都摆放着新鲜的洋葱、辣椒和柠檬,那么你猜这有可能是什么地方呢?答案是,哭泣俱乐部的会员活动室。如今,随着风靡全球的“催泪”产业的迅速繁衍,这种以提供道具及专用场所并召集会员集体哭泣的俱乐部在北京、上海、西安、南京等城市已经随处可见。

    位于北京的一家名为“纵情哭吧”的服务人员告诉记者,在他们每周末晚上提供的哭泣聚会上,有不少衣着光鲜的白领及高管都会定期光临。“有时候他们显得比较腼腆,不能够痛快地哭出来。有些人坐在角落默默流泪,而有些人则需要很长时间的沉默以及辣椒粉的帮助,才能够流泪。”

    那么,人们究竟为什么要费尽心思地把眼泪挤出来,“聚众哭泣”的方式因何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一种潮流飓风呢?

    眼泪将心理创伤具体化,减少创伤感

    如果追根溯源,那么“哭泣产业”一般被认为是起源于日本。在东京,压力过大的商人可以租用钟点房来观看催人泪下的影片或者一次花费1100日元参加一种叫做“眼泪疗法”的派对,在派队上人们可以肆无忌惮地号啕大哭。但是这种新奇的发泄方式很快被其他国家争相效仿,美国的“边吃边哭”网站就允许他们的用户张贴自己哭泣的照片,并附上简短的伤心原因,例如“总是做最坏的打算但从来没失望过”等等。而哭得最隆重的则要数英国人了。

    以目前英国正当红的“遗失”俱乐部为例,下面的场景就是会员们定期的“哭泣聚会”:在一间17世纪风格的酒窖中,满目尽是斑驳的木桶,吱呀的桌椅,褪色的壁纸,黯淡的烛光,枯萎的康乃馨。一位身着燕尾服,表情严肃的男子站在桌子的一端专心致志地切着一枚洋葱,而围坐在他身边的300名装扮体面的男男女女则无不在悲痛欲绝地哭泣。一位年轻的女子甚至不停地用手帕擦试眼睛,任凭浓密的睫毛膏顺着面颊缓缓流下也不理不睬。

    实验心理学家亚历克斯-戈特兹表示,眼泪对于人类一直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情绪激动时流出来的眼泪带有应激激素,是一种摆脱激动的最佳方法,而这也就是“催泪”产业因何在全球得到广泛认同与发展的最根本原因。“即使哭泣会让你难堪,但它是一种信号,表明你紧张的情绪已经到了有损健康的地步。因此选择哭泣是一个明智的做法。”

    与此同时,不少专家认为,流泪无论是“私下的”还是“当众的”,效果一般都是积极的。临床心理学顾问、伯恩茅斯大学的客座教授罗杰?贝克和亚历克斯?戈特兹一致表示,哭泣将伤心转变成一种实在而具体的东西,这一过程本身就能帮助减少创伤感。“眼泪以一种实物的形态使心理创伤具体化、形象化。这一过程和笑相似,涉及肌肉活动、呼吸急促和哭声渐高,然后逐渐平静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整个人的紧张感会慢慢消失,然后放松,获得一种释放的感觉。”

    群体哭泣有利于矫正本能压抑

    不过尽管如此,在很多人的概念中,哭泣仍然属于一种比较私密的情绪经历,并认为“聚众大哭”的方式似乎不适合坚定保守的英国人以及中庸内敛的东方人。

    对此,英国“哭泣俱乐部”的幕后支持者,“上周二学会”主席维克托?怀因德坚持表示,在情绪紧张时眼泪越多越好,但这并不代表要哭得声嘶力竭,哭泣是随意的。他说:“我不喜欢人人玩得开心的聚会。我不想跳舞,不想欢呼喝彩,我更愿意坐在一个角落里闷闷不乐,因为这是我擅长的。我认为,英国是一个相当忧郁的民族,但我们没有为此庆贺,相反,我们总是试图强迫自己是快乐的。这种强迫是痛苦的,而这种集会就是一种矫正方法。”

    那么,究竟这种聚众哭泣的方式是否适合东方人呢?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耿芸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根深蒂固的观念一直教导我们,哭泣是软弱的表现,尤其对中国的男性更是如此。但事实上,哭泣是一种人类本能且独有的行为。

    人类的哭泣之所以特别,并不是因为它的哭喊声,而是因为它充满感情的泪水,这一点是动物的嘶叫与哀嚎所不具备的。但是传统文化的束缚让很多人将“哭泣”附加上“懦弱”、“无能”等消极的气质标签,因此人为压抑了这种本能,并在假装坚强的同时使压力升级。而哭泣聚会则正是利用群体哭泣的氛围来打消人们对于哭泣的顾虑,并且产生一种“陪伴哭泣”的心理暗示,使当事人感觉到“压力有人分担”。

    盲目哭泣有可能造成不良情绪累加

    然而,对于时下盛行的这种哭泣俱乐部,也有专家提出了质疑的观点。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的一位心理学讲师维吉妮娅?埃塔夫博士认为,这种哭泣俱乐部在某种程度上将哭泣的好处夸大了。她说:“我发现哭泣有一个令人迷惑不解的现象,因为有些人的哭泣并没有明确的目的。人们说他们在哭过之后会感觉好些,但有科学证据表明,借助外力的单纯哭泣并一定能够减压,相反在某些时候压力感会越来越大。”

    针对这种观点,耿芸告诉记者,哭泣之所以被视为人类的本能,是因为它是悲伤情绪的一种自然表达方式。但如果有些人因为工作、学习等压力而希望通过单纯刺激泪腺的方式来哭泣减压,那么的确有可能产生更加消极的后果。因为哭泣并不是压力的直接表达,盲目哭泣有可能会造成不良情绪的累加,反而在哭过之后感觉更加疲惫。因此,哭泣俱乐部对于那些悲伤或者感到绝望的人会比较有益,但是不适合用来盲目减压。

    不用洋葱和辣椒自然哭出来

    美国著名心理学博士鲁思在《第二生》中传授了自然哭泣的方法:

    A.寻找一个隐秘的空间,舒服地坐下,将手放在胸前锁骨的上方。

    B.呼吸只到手放的地方。

    C.急促地出声吸吐气,发出像婴儿的哭泣声,仔细倾听其中的哀伤。

    D.回想伤心往事,允许自己流露软弱。

    E.多次持续地练习,如太阳穴隐隐作痛,就是压力累积过多,需要加强训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