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压力是什么?

(2007-02-25 19:10:40)

    压力源于物理学术语,在工程学和建筑学上指“负荷”。压力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最先将压力这一概念应用于社会领域。他认为,压力就是在外部因素影响下的一种体内平衡紊乱。在危险未减弱的情况下,机体处于持续的唤醒状态,最终会损害健康。

    1936年,加拿大生理学家汉斯.塞尔耶(Hans Selye)发表了《各种伤害作用引起的综合征》一书。在这本书里,他第一次使用“stress”这个术语,并系统提出了压力的概念,因此被公认为压力之父。他认为:压力是人或动物有机体对环境刺激的一种生物学反应现象,可由加在有机体上的许多不同需求引起,并且是非特异性的。“非特异性”是指,尽管环境刺激或需求可能多种多样,但机体的生物学反应却是相对不变的。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拉扎鲁斯强调认知因素在压力反应中的作用,给压力概念注入了新的内涵。他把压力看作是个体与环境间失衡而产生紧张的一种主观能动的过程。

    由于压力本身的复杂性,加之各个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至今,压力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
    当今,人们对压力的理解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含义。
    第一、压力是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比如,地震、车祸、战争、拥挤、噪声等等。
    第二、压力是人体对外部刺激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的反应。比如有人说“下午,我要参加面试,我觉得压力好大”。这里他就用压力来指代他的紧张状态,压力是他对面试事件的反应。这种反应包括两个成分,一是心理成分:包括个人的行为、思维以及情绪等主观体验,也就是所谓的“觉得紧张”;另一个是生理成分,包括心跳加速、口干舌燥、胃部紧缩、手心出汗等身体反应。这些身心反应合起来称为压力状态。
    第三、压力是个体与环境间不匹配而产生紧张的一个主观能动的过程。根据这种说法,压力不只是刺激或反应,而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个体是一个能通过行为、认知、情绪的策略来改变刺激物带来的冲击的主动行动者。面对同样的事件,每个人经历到的压力状态程度却可以有所不同,就是因为个人对事件的解释不同,应对方式不同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