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同志间难于割舍的爱
(2018-04-17 06:20:15)两个同志间的爱情案例
有这样一对同志,一个是不想成家小郑,一个是已经成家的大伟,两人年龄相差5岁,他们在一个单位工作。他们发现了彼此,走到一起了。他们从今年五月份开始恋爱,到现在有半年之久。两人天天下班相互等着一起结伴而行,回到各自的家里。吃完饭,没结婚的小郑就给大伟发短信或打电话,约大伟出来。两个人就溜达到城郊,然后在没人的地方开始亲热,直到半夜才各自回家。两个人特别的火热的爱着彼此,爱得死去活来。
可惜好景不长,大伟的媳妇有所察觉,感觉他俩关系不正常,产生怀疑,但始终没有证据。大伟意识到自己媳妇的怀疑,就告诉他的男友,以后要注意。两人开始小心多了,不像以前那么狂热,外人从表面上看不出什么。但暗地里他们仍然疯狂的爱着对方,两个人经常在当晚上下班后,躲在单位隐避的地方亲热。
没有成家的小郑爱喝酒,一喝上酒就不能自控。大伟觉得小郑哪里都不错,就是喝酒后容易闹事这点不好,两人为此也经常吵闹。有时两人因此你一句我一句地争吵,一吵要分手,双方就都哭,他们谁也不想离开对方。有家的大伟人性格内向,人老实,有时表现的不太热烈;没家的小郑总喜欢双方一直都是热烈的。大伟当上了部门经理后,更怕别人发现他们之间的事,就有意识的低调点。小郑就对大伟有了不满:“我对你这么爱,你有时却表现得那么冷漠。”
就在上一周,单身的小郑喝完酒,就借着酒劲来到大伟家的楼下,给大伟发短信,让他出来送他回家。大伟在家里怕被媳妇发现了,就发短信让他回家睡觉,可是小郑在楼下就是不走,不断的在发短信让大伟送他回家。后来大伟没办法,就发短信说:“你再不回家我就把你拉黑。”没想到小郑竟然急了,就在大伟家的门外大声叫骂。大伟急了,冲出去两人就动手打了起来。这惊动了有大伟的媳妇,她出去拉架都拉不开。大伟被小郑一拳打倒,胳膊摔成了粉碎性骨折。第二天小郑醒酒了,才意识到自己犯了大错,后悔到了极点。几天来,小郑一直在找大伟陪礼道歉,但大伟提出两个人以后就当普通朋友相处。小郑却不想做普通朋友,还想像以前一样保持着爱恋关系。大伟虽然不想分开,可是他怕这样下去以后还不一定要出现什么事,再说这事已经让媳妇发现了,他没办法继续勉强地保持这种关系。
这几天两人都睡不着觉,天天以泪洗面,吃不下饭,两人都放不下,这样下去他们俩都要崩溃了。
纠缠为何形成?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在中国同性恋者想在社会和周围生活圈找到一个合适的爱人非常难。因为本有的群体在社会中的比例只有3-5%,所以他们很难有充分的人口基数来选择合适的爱人。在本案例中,两个当事人所处地是小城市,他们能在当地或周围找到彼此,确属不易。两个人发现彼此后,就很快走到一起,即使是碰到了这么大的问题阻力,还是很难放弃彼此。所以这个案例和普通人之间的情感纠葛在这个角度上不太一样。在其他的方面,这两个人碰到的问题和普通的异性恋间碰到的问题没有什么不同。
其次,两个人之间的爱情关系在起始之处,就存在一些客观条件上不足。两个人发展一段感情关系,往往是基于热恋,失去了理性,过多的把爱情理想化,就容易忘记考虑一些客观条件上的不足或差异。这两个人一个是已婚,一个是单身,这种条件上的不同是巨大的差异,激情过后,这种差异是很难处理的。已婚同志已有的家庭已经存在,就算他和妻子之间不算爱情关系,也有法律和经济上的关系;两个人如有孩子,还要花费近二十年的时间共同给孩子营造一个成长的环境,这个过程是漫长并需要十足的耐心和爱心的;这些条件决定了已婚同志是很难兼顾和婚外一个单身人的情感关系。
有人说,一段婚姻是两个家庭的结合。这句话的意思是两个人的个体受着之前原生家庭的影响。从心理角度看,两个人过去的成长经历对彼此的影响是巨大的。很多人会非常简单甚至是草率的考虑自己感情生活,大众对于爱情关系的误解太多了,如看缘分,看感觉,喜欢干柴烈火,却忘记了感情不是仅仅是个点火一刻的事。爱情发展是需要时间的,半年内两个人之间产生的是激情,激情过后,差异和矛盾都会浮出水面,这时才是验证双方关系是否合适的关键期。两个人之间的价值观的不同,是关键性的差异,并造成两人之间的冲突。如两个人不能处理好这些现实层面的冲突,关系就会解体。如上面故事中,小郑对阿伟缺乏热情的误解和猜疑,导致了他在酒后的失控,造成了两个人关系的破裂。
第三,如果两个人认同这种已婚加上单身的婚外情的状态,两个人的关系似乎可以发展,但不可能有结果。小郑是个单身者,他应该找个单身者一起发展感情;但他现在的角色却是个小三。小三在已婚者之外望着对方的家庭,自己却只能隐藏在地下,他的内心是煎熬的;但妻子知情后,也不会感觉好受,苦心经营的家现在撞上了暗礁,对于女性的打击也是巨大的。一个人的生活只是一条线,大伟不可能分身为二,热恋着小郑,那这边对妻子和家庭的冷淡是必然的。妻子肯定会有所察觉。在奉行一夫一妻制的现代社会,这种婚内跨婚外的关系是不被认可的,暴露也是早晚的事。
也许,这位已婚同志应该早作决断,如离婚。现代社会,离婚并不是那么难的事。个性化和独立的意识,让很多家庭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生活是什么,虽然有阵痛,但毕竟是可以有方向。而这个单身同志也许接受那个已婚同志之初,也没有考虑到自己单身状态的优越性,也许是孤独太久了,需要很快的找个人相守,而事后才发现自己选择的对像的的家庭负担却是个他们关系的硬伤。
当然还有一种模糊且有争议的模式,就是三人可以和平相处,达到一种三人行的模式,但只要这句话说出来,必然会遭到社会大众的道德的谴责,法律也不许可。尤其在中国这种传统力量强大,强调道德节操的集体主义文化中,似乎,很难有自己塑造家庭模式的可能。平衡也许是暂时的,失去平衡后,各方就会都搏命般的奋战,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强求他人妥协。妻子在这场三人间的斗争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她有孩子,有法律保护。当然,男性会利用社会上主体性别上的权力优势,去夺取他想要的利益。
第四,需要从心理或精神诊断的角度去观察单身同志的问题。一个不能在正常生活中表达并得到自己想要的感情的人,肯定是有心理问题。借助于酒精来破冰,并不是有效的应对方式。沉溺于酒精是一种上瘾行为,精神科的角度上来说,按严重程度依次分为酒精依赖、酒精成瘾或滥用几类。这种行为障碍会严重的影响一个人的生活,更多的反映出了当事人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小郑目前的状态可以被诊断为酒精依赖,这种行为障碍和他的心理困境是相对应的,会因此在人际交往中给他人带来麻烦。
也许小郑源于自卑或过度焦虑,他会接受一个婚姻中的人,成为一个第三者。从他清醒时的状态看,他一直觉得自己在这场情感大战中本来就应该是个局外人,所以他也在一直从外围上被动地去实现自己的情感需求。他一直在用“我不该这么做”的方式对待他和对方的关系。理性上来说,他认为自己不该破坏对方的家庭;但他又放不开对方。内心的需要在现实中难于实现,他只能用酒精来麻醉自己以缓解这些矛盾,在酒精把自己的神经控制能力降低的时候,自己内心隐藏的需要利用酒醉的片刻失控全部释放出来了。于是,在一次酒醉后,他跑到对方家里去闹,毁灭式的破坏了对方的家庭。但酒精的麻醉时间有限,酒醒后,他发现自己是另一个人,在现实层面上,他不能许可自己醉酒时候内心需求。他是这个爱的能力虚弱的人,用自己病态的行为毁掉了自己的最心爱的人。
怎么办?
做出以上分析的的目的不是想要谴责谁或惩罚谁,去解释原因的目的是做出假设,然后找到解决这两个人之间的纠葛的方法和途径。作为当事人,最想要知道的是怎么处理目前的窘境。有时候,我们思前想后,却发现,自己的思维可以无限的游荡,但我们的行为能力却有限。现实中,我们不得不考虑很多层面,自己的需求和他人的需要、道德观和法律的约束都需要去考虑。
有些角度是不得不去遵守的,如法律角度。法律肯定首先保护的是男女之间的婚姻关系,还会考虑夫妻双方关系的问题尽量不要影响孩子的成长。性小众还没有结婚的权力。而目前单身同志去入侵已婚家庭的做法也不会得到法律的支持的。
第二个要考虑的是危机原则。需要评估个体的精神病理健康程度。不能因采取了什么决策,造成某人的冲动或严重受伤,引起危机,一定要避免造成伤害或引起极端的行为。
第三个要考虑的是几个人之间关系的作用力的强度。谁对谁的控制力会更大,谁就会左右事件的走向。我们外人很难以一个谁对谁错的观点去影响这个事件中各个人怎么做,也很难预判决策对家庭关系的走向。
第四是应对方式。从解决的角度看,个人和整个家庭如采用面对、接受、解决问题的导向,是积极的应对方式,会推着局面逐渐转向对各方有利的局面。回避和攻击是消极的,会导致局面的僵持、纠缠或出现爆发性的灾难性的后果。
第五个就是借助外力或外界的强行干预。个人觉得难于处理这个局面,来从外界搬救兵,如去找来家庭中影响力更大的人了,如父母,亲友,或是孩子,希望他们站在自己一边,以改变局面,以利于实现自己的想法。妻子以及孩子更容易达成共同体,也会以保护家庭的目的去控制这个已婚同志,期望他可以维系家庭的状态。当然也有妻子不愿意容纳丈夫的出轨,更意识到丈夫的性向也许决定了双方注定的破裂,而主动希望离婚。也有人因为感觉到受害而去报复对方。但拉帮结伙的做法是强迫性的,并不利于解决问题。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有人会期待一个更有效,对个人更有利的方式。有些人去找心理咨询师或社工师来协助自己解决困境。在中国,传统模式的大家庭模式逐渐在缩小,个体家庭更多是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心理咨询师或社工师是专业人士,会保护当事人隐私,会更全面的权衡局面,发现内在冲突模式,以更广深的视角去看这个家庭,以期发现有效的解决方法。
心理模式的解决方案
作为助人角色的心理咨询师或社工师,是不会轻易地去给求助者建议。他会去有效去缓解危机,去帮助个人舒缓情绪,发现家庭内部的冲突模式,利用各种技术提高个人的能力,以让其中的个人资金去解决问题,帮助自己的家庭走出困境。
也许现在每个人都需要一个方向,是让第三者走开,继续维系一个存在缺陷的家庭?还是夫妻离婚,不在彼此纠缠?但更多时候,这个方向或决策并不那么容易得到。
作为单身同志需要解决的是酒精依赖问题。他一方面需要自己意识到戒酒的必要性,也要认识到醉酒带给自己的“好处”,如降低自己的焦虑和孤独感,情绪暂时好转,责任感低等。他需要发现自己利用酒精掩盖的自己柔弱脆弱的状态,更不要希望通过热恋来掩盖自己的问题,不要把自己的脆弱性强压给另一个人,希望对方可以堵住自己的伤口。退出这场拉锯战,让自己可以理性的面对自己,给自己修养疗伤的时间,去找心理治疗师做心理治疗,让自己得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后才能有爱的能力。
而已婚同志需要和妻子选择一种方案,之后才能制定相应的解决办法:一,夫妻治疗,以结束不忠行为,目的是为了挽救这个婚姻;二,两难抉择治疗,为了澄清夫妻关系的前途和不忠诚事件;三,分手治疗,夫妻中的一方决定这个关系,找到最好的条件离婚。已婚同志自己必须要有个决断,就是他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在这个关键时刻打马虎眼,让两边的人都进退两难。如作为夫妻关系重要的性爱的基石早就不在了,那么婚姻的意义就只剩下养育孩子和共同的经济利益了。双方也许可以看到彼此的关系中有很多层面,就算性爱和爱情不在,亲情和友情还是可以继续,那么婚姻这张纸的存在有否似乎不重要了。但中国人往往容易以偏概全的走极端,双方虽然不易理清彼此的感受,但还是可以理性的共同继续一致的关系。如不能,长期的纠缠或伤害彼此还是不如散了吧,或者说强求在一起彼此消耗或折磨,会造成更多的问题和麻烦。
因为这个案例涉及到了性小众,不得不在最后补充几句。社会中的每个人也许都会自己的问题,但性小众的地位和状态确实比普通人要脆弱。作为底层人,被压抑过久后,他们的需求似乎来得更加急迫,如在处理这些人的问题时,不能考虑到他们的处境,片面的强调责任和道德观,会引起当事人奋力自保而拼命的情况,这样就不利于当事人走出困境,或者说当事人的情况更糟了。迁就或妥协也许是很多家庭不得不采用的方式,毕竟,中国人活得更多是面子和家庭整体,个体的需求被压制住了。在当代,个体需求被逐渐看重,也就给了这样的案例更多的方向。所以这个案例基于目前的信息,并不能简单的去判断走向,尊重个体,协调好个体和整体间的关系,从广度和深度上争取从个体和整体中发展出更多积极要素才是解决好这两个同志间爱情纠葛的要点。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