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 |
1. 依恋模式决定我们的爱情
不成功的人和人恋爱,经常可以看到俩个人一个追一个逃的模式,这样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焦虑依赖的人和一个回避的人的组合,是纠结困难爱情关系中常见的一个典型代表。
我们在这里用一个朋友带来的案例来解析下为何这样的关系会失败:“小A和小B是在类似jAck’d的交友软件平台上认识的,当初双方都只是抱着尝试认识来见面的,一个多星期双方感觉不错,就确定了恋爱关系。小A是一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在上一段恋情出现一些小的瑕疵的时候,就因为内心的纠结,导致小A向主动向别人提出分手,每一次当恋情出现一些不安分(譬如自己的伴侣会经常跟别人聊暧昧的话语)的场景时,就会感到内心很凌乱,然后不断的压抑自己,最终承受不住,提出分手。小A可以接受小B身边有很多的朋友。但是小A不能接受小B不断的频繁跟别人联系,因为有好多都是一些莫名奇妙的人,就是"约炮"之类的人。虽然小A能够不计较小B的过往,但是期望小B能稳定下来走下去。但时间一长,小A就还是会不断的纠结自己,最终还是提出分手。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去建议小A?”
解析爱情关系,首先要基于发展心理学临床研究成果而得到的“依恋模式”理论,我还会去分析此案例中个体焦虑特点对其把握关系能力的影响,以及时代环境特点对两个人关系的塑造和影响。就如文首提到的人的主要需求:事业、爱情和幸福,这些方面的成功都有一个前提,就是一个人的依恋模式类型。人是社会性动物,不能离开其他人而自己生活,事业、爱情都需要在社会情境中实现,机遇加上自己的努力经营,最后一个人才能得到幸福感。亲密关系的发展需要两个人互动,成就事业需要社会的支持,但核心还是一个人自己的特质中,他的依恋类型决定了他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路线。
2. 易结不宜解的“焦虑+回避”关系
“依恋”是一个人寻求与他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依恋理论起源于对动物的观察及实验。早期对人类依恋的大量研究由John BowlBy (1907-1990)及同事做出。BowlBy 发现幼年形成的亲子关系对一个人后期的社会人际交往的决定性影响,之后多年科研也验证了他的观点。依恋模式通常形成于婴儿期。我们对于小鸡小鸭在破壳后的印刻效应印象深刻,小家伙会去追逐一个移动的物体来作为妈妈,尽管那个移动的物体是研究人员放的气球。三岁看老,用幼年形成的母子依恋模式来看成人现在的情感关系会非常容易解析一个人的情感碰到问题的原因,就是说一个人的成年爱情关系模式是幼年依恋模式的重现。
最简单的依恋模式分类是:安全型、焦虑依赖型和回避型。安全依恋的人能够信任自己的伴侣,而这也意味着他们能够自信地各自独立活动。焦虑依恋风格的人会因为他们的交际行为,而被伴侣看成是过分依赖,而引来麻烦。他们易于担忧伴侣是否爱自己、伴侣是否珍重自己。回避依恋风格的人有时会难以与他人亲近。他们难以信任他人、也不喜欢依靠他人。有人会兼有几种类型的特点,一个人的一生中一脸类型也会随社会生活阅历的丰富而改变。
知道了这三种依恋类型后,这样我们就可以预测一些主要的亲密关系类似的发展了。一般“安全型+安全型”的关系会发展的比较顺利;稍需耐心的是“安全型+焦虑型”的组合,不过问题也不会太大,安全型的人会有能力来帮助对方处理他的焦虑;而“焦虑型+焦虑型”和“回避型+回避型”基本不会出现,两方很难产生彼此的吸引。
最不合适的组合是“焦虑型+回避型”,两个人会形成追捕/逃避的模式,这是本文论述的主要内容。这种关系就是一个人会常常追着对方要感情,而对方却因怕失败总在后退躲避对方的需求,这样的关系中彼此会对对方产生很多的不信任和误解,直到彼此都在无法容忍对方而分手。因受目前社会文化主要支持长久稳定爱情关系,这样的追/逃关系会因焦虑一方持续的坚持会持续一段时间,在此期间彼此会感到纠结和痛苦而不知如何认识处理其中的问题。这里有个让人匪夷所思的事实是,尽管这种关系的结局虽然不幸,这种关系却恰恰非常容易形成。
一个焦虑+回避的爱情关系是怎样形成的呢?回避型的人往往不愿意形成或缺乏形成长久关系的能力,因拍被拒绝,不愿意负责,所以他们会选择短暂的关系,这样的人容易发生一夜情也容易变得花心来有意无意的破坏已有的关系。回避型的人会经常去游荡来找寻激情的欢愉,他们也许魅力非凡,激情四射,但外表的光鲜却掩盖了内心冷漠空虚。而焦虑型的人难于忍受孤单急于找到一个依赖,一个非常焦虑的人是无法理性思考的,往往很快的就抓牢了一个人,如果碰到了一个浪漫激情的人,在激情的感受下他们会很快堕入情网,但很糟糕的是焦虑型的人抓着的是个情感能力最不佳的回避型的人。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见钟情,可惜的是很多人都误以为自己的爱情是通过一见钟情来定终身的,但恰恰一见钟情的爱情是不能成功的。此案例中,小A在碰到小B一周会就确定的爱情关系,这太快了。理性的决策至少需要过半年,因头半年是人的激情期,在性激素消退后,才能明确彼此是不是可以把彼此的关系从性伴转化爱情或友情关系相处。在他们开始觉察到对方的不稳后,小A开始观察和猜疑,但这样的做法增加了彼此的不安,推远了回避型的人,却让小A自己更加焦虑,因无法面对自己独立生活的状态,所以焦虑型的人就尝试更加紧紧的去抓住回避型的人,而回避型的人会更拼命的逃。这样就形成一个追/逃的模式,双方都觉得十分不舒服,却又摆脱不开对方。
这个案例中小A的依恋模式是焦虑型依恋模式,而小B是回避型依恋模式。在有了上面的分析后,小A和小B的关系变的明晰了,就是他们陷入了追/逃这样的负面的爱情模式,彼此互相伤害,彼此纠缠不清。
4. 如何解决纠结
回到本文的案例的两个人中,会来找心理咨询师寻求建议的往往是焦虑型的小A,他更想保有这段关系,或者说他因自己的不安全感而更不敢离开这段关系。如果回避型的小B愿意配合小A就更好的了,双方共同面对问题效果肯定是更好的,但回避型的小B很难出现在心理咨询室,他不会愿意面对自己的问题。如何去给这种关系一些建议或者去帮助当事人解读和重建关系呢?
文章开始带来案例的朋友说:“我觉得小A有一些孩童的心态, 总是觉得属于自己的东西会被别人抢走,小A很容易吃醋,导致遇到自己认定的, 就奋力的去执著,小A的感情经历不多,总是遇到自己确实很心动的才投入(虽然我不晓得是真假),只是在他的伴侣前,不会流露。可是他说,要把这段感情走下去,不想分开,因为担心自己分开之后遇到的下一个,会让自己心更加的敏感和冰冷。但是在现阶段的这段感情中,你会如何劝导小A ?”
如果说给建议的话,假设小B的行为会对小A造成伤害,会建议小A至少是暂时放弃的,当然有个前提是需要帮小A同时掌握可以接受分离后自己独立面对生活的能力。这种直接的侵入式的做法叫做干预,而非咨询。采取干预的原因是处在危机中的人需要即刻缓解症状,改变其处境而脱离危险。但干预后的跟随心理咨询是非常必要的。
就一般的心理问题来说,心理咨询师接手案例中是不会轻易去给当事人建议或替他决策的,不会去说:“你要继续你和他的感情,或你要放弃。”从心理咨询的方式来说,心理咨询师更多是辅助当事人处理问题和感受能力的提高,从而帮助当事人自己可以决策和学会相关的技能来处理自己的问题。相关的技术或理论非常多元,咨询师需要首先和来访者建立安全的咨询关系,评估当事人的心理状况,来帮当事人找到适合的方式来一同建立咨询目标,并进行实施适合的咨询技术,来观察咨询的进程以及效果。咨询关系和来访者所处的环境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咨询的技术则看来访者的喜好,咨询师可以使用自己的经验和技术帮对方调整咨询的进程实现咨询目标。
5. 改变深层的影响走向积极的亲密关系
一般针对情感问题,心理咨询师多是帮助从他自己的角度去看彼此的关系中他自己的样子,并会建议他扩宽社交,多参与有积极作用的活动。心理咨询师会去帮小A去观察他自己的依恋模式,以及帮他去分析为何他会选择一个让他并不能放心的人来恋爱。如果用家庭系统的模式,会帮他去分析他过去的成长经历对他情感形成的影响。
用的精神分析的理论来分析小A,认为他缺乏关爱,也就是刚提到的缺乏安全感,这点也许尝试使用,但需要小A对自己过去家庭的影响有一定的感受,但这不是唯一的方法。去解析他的情感,可以选择多样的理论或流派,看他可以接受哪种,这样才会对小A会起到更好的帮助。小A还年轻,恋爱的经历和经验都少,在初试爱情时候恰恰选择了不能关爱他的人,因他太急于去找到依赖,反而不能去有耐心去选择一个稳定的关系,他还不知道爱情是需要时间经营的,而非一见钟情的认定一个人就可以长久。
一个人在成年前,必然会经历几段感情来练习自己对性以及情感的理解感受,在具备一定的阅历和感受后,才能有能力把握自己的生活。我会鼓励小A把目前的感情作为一段经历,尽量去投入这个恋爱过程中来觉察自己的感受和价值观,而非去强求目前彼此关系必然要有完美的结果。教授他一些人际互动的技巧也是十分重要的,人的语言情绪能力都是可以通过练习提高的。有了这些社会交往技能可以帮他去和他人建立积极灵活的关系。有时候,我们到不必急于让对方明白后果,或者说走走看。小A的焦虑型依恋模式对他的情感纠葛起了这么大的作用,还好BowlBy 发现人的依恋模式是可以改变的,当然需要小A有意识的完善自己,并多参与积极有益的社会活动,随着他经历过一些人生事件后,他会变得成熟理性和自立。
如果小A想问及是不是终结这段关系,我觉得毕竟双方岁数都不大,所以情感都是不稳定的,回答他也要两分的解释:如继续,小A就要注意自己的责任和努力,如果分手,就建议他注意总结经验教训,让下次恋爱成功率可以高些。还有彼此即使现在不能继续交往,但还是可以成为彼此支持的好朋友,而将来彼此也不是没有再续前缘的机会。
亲密关系一旦开始,不重要的是验证结果,重要的是去经营。没有人生来就是爱情高手,而文中探讨的依恋模式确实重要,但却可以通过学习和成长而改变。所以,我们去解析追/逃的模式,不是为了判定双方的关系注定要失败,而是希望可以让双方意识到情感中的问题,从而进行自我探索和成长。这样双方的关系还可能转化到积极的方向,而造就一段成功的爱情。爱情纠结就是告诉我们需要重新的认识自己、体会自己、并升华自己。最后祝愿天下有情人都能终成眷属。
2014年5月第9期《人之初》P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