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思维导图
(2016-11-06 14:18:45)
在网络上有人在宣传自己的课程内容时借用了一个新名词“思维导图”,似乎思维导图无所不能,在思维导图的引导下,学习者就无所不会了。甚至在某些诱导之下,你会得出一个结论:我之所以没有学好我的学科,是因为我不会思维导图。事实是不是这样呢?
思维导图应该是什么呢?我理解,思维导图如果可以算合理存在的话,那么它应该是记录学习者学习时对所读内容的理解和思考思路整理的过程所做的一个个性化记录。它和维恩图、树形图、归纳表格、流程图、拓扑图等整理图示的功能原理应该是一致的,应该是随手就能记下的东西。而这些传统的整理图示在从小学到大学的各学科学习中早已经附带着学会了。那么,把这些应该附带着学会的表格单独提炼出来,换个模样,并且花费好多的时间去学习和掌握,那就和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记忆术一样,不能说一点用没有,但是花费在上面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太大,所得配不上所失,有点本末倒置了。
我觉得特意去学习思维导图对学习过程没啥帮助,尽管有意无意地很多人在推销思维导图。但是我觉得这个东西是属于屠龙之技一类无用的技能。和闪卡一样,换一个名词,把操作技术弄复杂点,就可以商业化运行和盈利了。
人的思维过程是不一样的。如果一个人想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那么人们已经用了很长时间的维恩图、树形图、归纳表格、流程图、拓扑图等简单明了的图示已经足够用了。这些图示在教育过程中作为必会技能早都学会了,拿过来就用。无需额外耗费时间去学习和掌握;换个角度说,需要额外耗费了很多时间去认识、学习和掌握的思维导图画出来的效果学习效率如果能是传统图示的几倍或几十倍,那么耗费些时间学习和掌握它还是值得的。问题是,它的效果未必能倍于传统图示。甚至可能因为它的凌乱,反而让读图的人不知所措。就像刻意学了记忆术以后,面临学习内容,第一反应不是怎么理解面前的内容,而是要思考和选择用什么记忆术更有效。选不出来怎么办?
反过来,有人说思维导图对培养人的思维方式、对材料的处理过程很有用。这更是荒唐。先不说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特有的思维活动规律,就说人类的思考过程是个很自然也应该顺其自然的过程这个特征,如果用人为定制的思维导图来引导思维的发展,也是违反自然的。所有学习思维导图的人都会用同一个方式来思考,所有的学科都用同一个方式来处理,这点想想不仅可笑,而且可怕。
在思维导图的贩卖过程中,很多学科知识实际上是做了思维导图推销的媒介,为了适应思维导图的方略,学科知识被悄悄进行了阉割,这很坑人。
还有人在贩卖思维导图时候,打着思维导图的名义,说的是思维导图,但是行的是维恩图、树形图、归纳表格、流程图、拓扑图的实质。这更是欺世盗名。
总之,无论在使用效率和实用效力方面,思维导图是个没用的商业化运行的东西。是你本不需要,但是为了营利而制造出来让你觉得需要的东西。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伪科学越来越多。我们需要会用自己的头脑和能力加以辨别。你该学的学科没学好,不是因为你不会思维导图,而是因为这个学科的正常思维方式你没培养出来。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