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印度拉贾斯坦邦杰伊瑟梅尔焦特布尔印度老人 |
分类: 我的摄影:人文 |
印度这个神秘的国度,我神往已久。国庆节前临时起意,沿印度西部城市拉贾斯坦邦走了一圈,拍了不少照片,现稍稍整理了部分当地老人的环境影像,发上来,共君一阅。
当时离出团时间太紧,签证差点下不来,广州北京等地均需要七到十个工作日,唯有上海一家办理签证公司牛x,三天就给我摆平,使我顺利成行。可见凡事均有小道捷径可走。
拉贾斯坦意为王室成员辈出之地,位于印度西部,接壤巴基斯坦。她饱含着丰富的历史、富于骑士精神与传奇色彩、有着美丽的自然风貌、精湛的手工艺品。
我们27日凌晨(当地时间)4点多抵达德里酒店,早上9点多启程上路,从德里--曼德瓦--比卡内尔--杰伊瑟梅尔--焦特布尔--普斯卡什--斋普尔,然后开出拉贾斯坦邦,到达阿格拉,最后回到德里离开。旅程除了在杰伊瑟梅尔住三个晚上,焦特布尔住两个晚上,其他地方都是一个晚上,似乎每天都在路上赶。路况不是很好,车速也跑不起来,最快只能到80码,有时300多公里都得跑8个小时,近200公里的路程也得跑上4个小时,累的够呛。好在沿途人文风光不错,东看看西拍拍,时间过得还算不慢,要不会闷死你。
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想必当地人也是聪明了得,有个故事说的似乎就是这事:
一位印度老人对孙子说,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两只狼,他们残酷地互相搏杀。一只狼代表“愤怒、嫉妒、骄傲、害怕和耻辱”
;另一只代表“温柔、善良、感恩、希望、微笑和爱”。
小男孩着急地问:“爷爷,哪只狼更厉害?”老人回答:“你喂食的那一只。”
正是应了这个充满智慧和哲理的故事,才使我有先发这组老人照片的冲动。
但故事中的印度老人只是个传说,现实中的印度老人远不是那个样。印度2012总人口
121594,其中有八亿的穷人,有3亿的中产阶级。据联合国一份报告指出,印度的文盲占世界文盲数量的三分之一,在这些文盲中妇女占了三分之二,印度大约占世界上成年文盲人的34%。还有,中国现在的预期寿命是73岁,印度只有64岁,需要20年以上才能达到那个数据。所以,在印度沿路看到的大部分农村老人,都显得贫穷、落后、麻木、呆滞。
据资料介绍,印度约有80.5%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他宗教有伊斯兰教(13.4%)、基督教(2.3%)、锡克教(1.9%)、佛教(0.8%)和耆那教(0.4%)等。在一定程度上,宗教可以对人民的精神寄托起到一定的作用,对保持传统文化、关注弱势群体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些印度学者也认为宗教的保守性对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阻滞作用,但不管怎么样,宗教已经成为印度人的生活方式,对人民的价值观和处世哲学产生重要的影响。
我所遇所见印度人中,他们似乎都是虔诚的教徒,在一些庙宇及神道,容不得你有丝毫的不恭或不敬。可能是因为宗教,或地域、服饰和人种的不一样,这些印度老人,在我的眼中,充满了新奇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