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纪实摄影摩梭族霜木成林2012滇川行泸沽湖杂谈 |
分类: 我的摄影:纪事、抒情 |
有多少人,不远千里来到泸沽湖,静静地,任凭阳光从头顶浇下,放纵水声在心底汹涌,只想让时光凝固。
可以发呆、可以遐想、可以矫情、可以浪漫、可以孤独......也可以走婚,当然这是你的想象。
候鸟会遵守每年的约定,定时赴约,到时飞离,所有的传说都是在分分离离中续写。
今年3月份在那呆了4天,行摄匆匆,意犹未尽,一定会像候鸟一样再次飞临。
泸沽湖海拔2690,素有“高原明珠”之称,当地人称“谢纳咪”,意为大海、母湖,
因湖的形状如曲颈葫芦,故名泸沽湖。
泸沽湖湖面积 52 平方公里,位于四川省盐源县和云南省宁蒗县,为川滇两省界湖。
四川约占总面积的2/3,云南占总面积的1/3,四川一侧湖岸线要比云南的湖岸线长得多,
但云南这边的旅游开发要相对深广一些,西川那边的沿湖地带要显得空寂,更接近自然的原貌。

早上的泸沽湖,太阳出来时,湖面一片金黄,神秘而壮丽。
美籍奥地利人约瑟夫·洛克在《中国西南古纳西王国》里,称赞这里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但更多游客还是被这里的风情所吸引。

在云南宁蒗落水村,居住在湖边的摩梭人,早早地聚集在码头,等候旅游客人的带来,准备为他们划船游湖。
现泸沽湖沿岸居住有摩梭人和彝、汉、纳西、藏、普米、白、壮等7种民族,约1.3万人,其中摩梭人约6000人。
摩梭人至今保持着走婚习俗,家家之主,皆为女性,其家庭成员血缘,均为母系血统。

早晨的泸沽湖边,可以看见不少早起的摄影人。


早上的里格半岛,也有许多早起的游人,赶着去湖上看日出。
泸沽湖内,有5个海岛,属云南境内的3个,属四川境内的2个。
最小的里格岛,位于泸沽湖的北侧,东西南三面环水,北面是与陆地接壤的一条小路,只有2米宽,
木楞房沿岛而筑,大门面对湖水,景色迷人。面湖客栈在旅游淡季价格不高,一间客房一两百元就能搞定。









码头觅食的海鸥是繁忙的,寻趣游人是繁忙的,划船的摩梭人更是繁忙的。。。。。。




泸沽湖的"猪槽船"也是摩梭人生活的一大特色。
"猪槽船"用大杉木中间凿空制成,长4-5米,宽0.8-1米,因形似农家的"猪槽"而得名。
但现在猪槽船的功能和以前已有很多变化,以前捕鱼为主,现在已演变成游船,船已变大,不再是单木凿成。








四川区域的湖岸已经少了许多人为的繁华和喧闹,坐在湖边的老农,身影显得有些孤单。

风还是昨天的风,波浪还是昨天的波浪,猪槽船还是昨天打鱼用的,渔网还在舱里堆着.
我们绕湖一圈,拍到了四川的泸沽湖,和云南那边不一样的风景。
泸沽湖水域的东南面有一片水域,长有茂密的芦苇,远远望去,像一片草的海洋,当地人称其为“草海”。
这座横跨草海、连接两岸村落的木桥,叫“走婚桥”,长300余米,为“走婚”提供了便捷的通道。

我是从丽江驱车泸沽湖的,虽然只有280公里,足足在路上折腾了六个小时。
部分路段在修理中,加上路窄弯多,还有落石干扰,车速根本上不去。
途径丽宁十八弯,说是拍摄《千里走单骑》的地方,我们驻车拍照,硬是被当地照相设摊的榨取10个大洋,
说路是他们村里修的,想拍照就得给钱,钱落口袋还不给收据,这种丑陋的现象不知道当地管理部门知否?


宁蒗县城边上的一片低矮住房,散落在坡上,看着新鲜。

里格半岛上临水的客栈和咖啡店,颇有情趣,同行的刘奎序同学在咖啡店一角挺享受地玩微博。

照片是刘奎序同学要我站木桩上拍的,站不稳,演变成功夫照,身后喝水的是驮着我们颠簸全程的姓刘的战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