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册页

(2012-06-02 13:42:47)
分类: 散文随笔

册页

册页

册页

册页

钱立生兄去年说要给我写一个长卷或者册页。他没有说写什么内容,但他说,可能会写我的某一个作品的片断,或者是别人对我作品的评论。前不久,他把册页送来了,原来他写的是我的长篇小说《红兜肚》前言。

这个前言,是责任编辑刘冬冠写的。刘做过《上海文学》小说组组长,后来去了远东出版社,主编的仍是长篇小说。这篇前言,他自己很是满意,我当然也觉得好。只是洋洋二千余字,不知耗费了立生多少时间和精力。

读到钱立生兄送来的册页,感动之余,不能不有几分惊喜。这件册页,汇聚了安庆三位书法名流的作品。除了钱立生的正文,冯仲华的题签及卷首赐墨,另有卢安民的跋。冯卢二人,均是安庆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也都是享誉全国的书法大家。

我与冯仲华算是老相识了,他写过我的《重修振风塔碑记》和另外两幅纪念迎江寺方丈皖峰老法师的楹联。《碑记》刻在振风塔一层西北方向的塔壁上。那两幅楹联,分别刻于迎江寺《皖峰和尚纪念堂》以及皖老的墓塔上。冯先生的墨迹,那幅《碑记》,皖老送我保存了,而那两幅楹联,一直不知所终。

安庆像冯仲华这一辈的书家有多位都先后拜在林散之门下,自然各得林老的真传。我不好评价他们,又想起禅宗中马祖道一评价他的几位学生的话:“经入西堂,禅归百丈,唯普愿超然于物外。”对于一个弟子来说,师古而不泥古,应该是很高的境界。我不懂书法,但我知道,安庆的林氏弟子中,冯先生是学得最好的。

现在再说卢安民。二十年前,我所兼教的九华山佛学院要将一幅贺联当作礼品送人,托我在安庆找一位书家。我撰一联,内容忘了,后来就找了卢安民。这是我与安民先生的第一次交道,彼此都有着很好的印象,只是我当时对书法并没有太多的兴趣,二十年之间,虽同居一山一水间,彼此却一直未有照面。直到去年,我心血来潮,六十岁学吹鼓手,对书法忽然有了兴趣。有一次我拿了几幅草纸去卢先生位于清节堂的工作室。他对我那几件不成样的东西给予很好的鼓励,他说,虽然笔法还很稚拙,但却不俗。他说,不俗,是一个学书的人最为重要的。当时,他还亲自执笔,为我做了示范。又过了一些时,他给我刻了两方印,一方是我的名号,另一方引首印是佛。现在,我几乎每天都在写《心经》,写好了,就叠在一起,有人抬举我,就从中挑一幅感觉稍好的邮去,多半用的都是卢氏的这两方印。

至于钱立生兄,我们相识的时间也应该有五个年头了。只记得我的长篇小说《红兜肚》出版后,当时有些影响。有一次,立生兄见到我,找我索要一册。我答应了,后来却因杂事缠身,忘记了。等到再见到他时,是在一次会议上,忽然想起承诺过的事,第二天就将书送到他的办公室。也就是在那次,我知道他在艺术上的勤和真。每天别人下班了,他便在办公室铺开毡子,一直写到夜里十一点。后来就听到有人评价钱立生的字,说他的字近年来进步神速。我想,这个评价是有道理的,而对于坊间来说,这个所谓“神速”也是应该有着相当的尺度的。

中国历史上很多书家都是由二王肇始,我所知道的赵孟頫算一个,董其昌也算一个,最近我对清代的王铎又有着特别的兴趣。沙孟海说,王铎一生吃着二王法帖,得其正传,而且还说他“矫正了赵、董末流之失”,这样的评价不可谓不高了。只是我对二王的字一直兴趣不大。或许是受画僧妙虚的影响,一上手就是隶书中最难的《石门颂》及怀素狂草。但立生却对二王有着近乎痴迷的执着,几乎临遍二王的所有书帖包括集字的帖。他写给我的这件册页,是一笔一笔的行书。这件珍品,就放在客厅的茶几上,有朋友来,就呈于人看;闲暇时,信手一页页翻过,每一页都是立生的友情,每一页都是人生的温暖。

去年九月,我与立生同上黄山。一路上,他细心而入微的照顾让你都感觉过意不去了,但你又不能不觉得,他的每一个哪怕很小的细节都是真诚的,不掺半点世俗之态。立生对我练习书法的支持不是说在口上的,或者,今天送来几支笔,或者,后天送来一锭墨,一块毡子,过了几天,又给你送几卷纸来,都是他从熟悉的朋友商店里买的。这年头,做朋友做到这个份上,应该不多的吧,但立生做到了。

我与冯仲华虽然有过几次笔墨的合作,但一直没有直接的交往。有几次在一些场合见了,他的严肃状首先就吓退了我。前日我与妻子带女儿到市立医院妇产科做胎心检查,竟然在走廊里照面了。或许是他新添了孙子,老远的走来,光是一脸的笑,就灿烂如霞,一扫我先前对他的偏见。我们相互祝贺(祝愿)后,很快就分开了,但却让我有了重新的认识:对一个人的评价,是不可以先入为主的,譬如冯先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