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功过任人评说(10月16日在保定莲池讲坛的演讲·部分)
(2010-10-17 05:00:14)
标签:
保定莲池讲坛南北朝 |
分类: 杂谈 |
感谢上真下广大和尚,感谢主持人,也感谢在场的这么多热情的朋友们。这样热烈而隆重的场面、这样浓郁的学术氛围,让我感动,也让我略感不安。刚才主持人介绍了,我来自安徽,相对于保定,应属于南方,因此,首先,我要抱歉地请求大家痛苦地接受我极不标准的南方普通话。
从前年开始,我做了一件很傻的事情。当清代的历史被编成一个又一个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当明代的历史被人们炒得热之又热,当唐代皇帝及妃子们的爱情又被人们反复地编成一个又一个戏说故事时,我却把自己的笔触深入到遥远的南北朝时代,对一个并不被多少人熟悉的帝王感起兴趣来。事实上从很多年开始,我就注意起中国这一段极其特殊也极其有意义的历史年代,于是,从前年开始,当我的长篇小说《红兜肚》刚刚在上海出版之际,我便开始了长篇历史小说《梁武帝》的写作。这部长篇历史小说于不久前正式出版,目前已在全国上架。真广法师是我尊敬的法师,当他听说我的这部小说出版的消息,就邀请我来保定的莲池讲坛做这样一个讲座。我需要声明的是,我并非历史学家,我只是一个作家,因此,我只能从文学的立场,以一个作家的眼光去看待这段历史,来评价这样一位极其有争议的皇帝。
梁武帝自齐永明二年(484)步入政坛,至梁太清三年(549)因侯景之乱忧愤而死,从政66年,在位48年,活了86岁。在中国历史上,像梁武帝这样寿高而在位历久的帝王,实在寥寥无几。
历史上很多人认为,南梁王朝由盛转衰,其一切罪过归究于他的兴佛,甚至将一顶“以佛误国”的帽子戴在他的头上,我以为是不公的。梁以前,东晋以来的各个王朝,政局稳定从来没有实现过。宗室内部残杀、权臣自行废立,方镇举兵暴动已成司空见惯,祸乱频频发生,百姓不堪其苦。梁武帝即位之初依靠文治及佛教,维持了近半个世纪的稳定局面,使江南百姓过了近五十年的安定生活,让江南文化发展到最辉煌的阶段,并对当时及日后北方文化的进步产生了深刻影响。
还有人把他晚年的失败归结为运气。如晚唐诗人罗隐就在一首诗中这样写“时来天地皆共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由于时间关系,对梁武帝的功过不作过多分析,功过任人评说。我是一个作家,我说过,我只能从文学的立场,以一个作家的眼光直观地描述这段历史这个人物。但有一点应该形成共识,一个政权,如果不能有效地防止官员腐败,并坚决遏制富二代富三代财富的非正常、非理性的恶性膨胀性增长,造成社会贫富之间的极大差距,不论你打出何种旗号,也不论你是何种主义,其政权的垮台是必然的。无论古今,无论中外,概莫例外。或许,这正是我写作此书的初衷之一(以上黑体演讲中临时跳过)。
从我个人来说,我很喜欢萧衍这样一个人物,这是一位中国帝王史上喜剧与悲剧交织的人物,一个极具个性的人物,一个鲜活的文学形象,正因为如此,我用了十多年时间研究这个人物,并于今年八月出版了长篇历史小说《梁武帝》。我不敢说这是一部成功的小说,在戏说历史成为时尚,在流行和小沈阳等受到社会热衷的今天,《梁武帝》肯定不是一部畅销小说,但却是我个人内心的一个交待。鉴于此,受真广法师邀请,来保定这样一个学术氛围极其浓郁的讲坛作这样一次演讲,也是向保定的学者,作家、法师及居士们学习的机会。我愿意诚恳地接受大家的批评。感谢真广法师,感谢主持人,也感谢在场的朋友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