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上海朋友吴先生家做客

(2010-10-04 07:38:23)
标签:

上海世博

分类: 散文随笔

去山上参加一位不幸罹难法师的追悼会。追悼会结束,果卓法师说,他在上海的一位徒弟邀请他去上海看世博,他问我是否有兴趣一同前往。对于世博,我原本兴趣不大,此前已经婉拒了两起这样的邀请。但或许是刚才的追悼会让我感觉人生的无常,心情有着莫名的压抑。果卓法师这一邀请,竟动了心思,闲着也是闲着,不如一同去看看吧。

车从五溪出发,五六小时后到达上海。稍事休息,吴先生夫妇为我们在一处名“枣树林”的素餐馆接风。据说这是上海比较有名的一家素餐馆,食客常常暴满。事先吴先生即订了包间,一道一道的素菜琳琅满目,但由于刚长途旅行,味口总是淡淡的。饭后,吴先生邀去他家小坐。

这是一处僻静的公寓区,处于南京西路黄金地段。自然是寸土寸金。五年前,吴先生在这里买下两套公寓,夫妇俩自己住一套,另给在美国读书的女儿买下一套,每套面积为160平米。当时是每平米一万六,现在已飚升至八万。吴先生家住在23层,这是一个完全现代化的家庭,宽大的客厅,双卫,双阳台,尤其是南边的阳台,面朝一片开阔的地段,是老上海公寓区,一色的二层,属于保护性建筑。吴太太不断地问我们:我们这房子怎么样?我们自然是说好了。她说,当初他们物色了好几处住房,最后一眼就看上了这儿,为的就是阳台下这一片开阔的、永远处于被保护状态下的天空。

吴先生原先在一家企业做管理,九十年代初企业倒闭,吴先生尝试下海经商。短短十几年间,吴先生已经拥有自己的一个不大,也不小的公司,做的是贸易和物流,同时,在常州,吴先生还开了一家生产牙刷的工厂。夫妇俩丈夫性格内敛,妻子则显得干练泼辣,因此,夫妇俩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他说,大约五六年前,他的公司濒临绝境,偶尔的机会,夫妇俩去朝九华山,在上禅堂遇到了果卓法师,十分投缘,于就拜在果卓法师门下,成为一名皈依弟子。奇怪的是,从那以后,公司开始蒸蒸日上。吴先生夫妇相信,是佛祖保佑了他们,是九华山上禅堂及果卓法师带给他绝处逢生的运道。夫妇俩在客厅醒目处设了一座佛龛,供奉了释迦牟尼塑像,晨昏心香一瓣,将对佛祖的一份虔诚,完全化在那股袅袅的烟岚之中,对于比自己年龄小了很多的果卓法师更是尊于父母。

第二天清晨五时许,吴先生夫妇即敲开宾馆房门。早餐毕,一行六人分乘二辆出租车前往世博园。为了能拿到中国馆的预约券,我们不得不从清晨六时即排在世博园的大门外,幸好吴先生夫妇早有经验,为我们每人准备了一把小椅子,才免除更多的劳累。在这一天的排队中,吴太太的干练起了作用,她总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把线路弄得清清楚楚,然后越过黑压压的人群,领着我们捷足先登。在排队过程中,但凡遇到不守纪律者,吴太太总会不顾一切地将对方请出队伍。这一天看世博的苦处,完全超出此前想象。正应了网上人的总结:一个字:累;二个字:排队;三个字:活受罪。如果再凑上一个,那就是:清淡寡味。于是我知道,世博在中国办,实在是太对了,因为中国人(包括我自己)普遍是喜好热闹的,只有中国人,才成千上万地从全国各地赶到这里,看一场空旷的热闹。但是,吴先生夫妇从头至尾兴趣昂然,夫妇俩背着六张小椅子,背着为我们准备的食物和水,并以他们不倦的热情感染着我们,他们要让你感觉:多好啊,多开心啊!我知道,吴先生夫妇是热爱生活的人,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对任何一件新鲜事物充满了不倦的热情。或许正是这种热情和动力,才让他们的事业蒸蒸日上。我承认我没有这样的热情,或者,我的热情早在岁月的打磨中消耗殆尽。这一天,我的双脚在偌大的世博园里机械地移动着,内心里只盼着这一天早点过去,只想着能早点回到宾馆,在松软的床上好好地躺下来,放松我的四肢。

我们要离开上海了。吴先生夫妇一早就来到宾馆为我们送行。我们握着吴先生的手,说着感谢的话。吴先生说,招待不周啊,多多包涵。上海的高楼大厦在我们的身后一栋一栋移去,躺在坐椅上,隔日的疲劳依然不去。此次上海之行,并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记忆,唯一难忘的,就是热情的吴先生夫妇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