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青阳行之一:富贵陵阳镇

(2006-12-05 11:30:35)

  青阳行之一:富贵陵阳镇 

    踏着古旧的石板路,我们走在一千多年前的陵阳老街上。两旁的房屋零零落落,街道像一个被人遗弃的老者,孤独而不失傲气地驻立在这里。有老人坐在门口晒着太阳,豆腐作坊里的机器悄悄地转动着,连白铁匠们也只是有一声无一声地敲打着手中的家伙,似乎生怕惊动了这老街的宁静。

      陵阳位于九华山南,其历史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汉代,战国时的屈原被流放时曾到过这里,诗仙李白就是由这里登上九华山天柱石的;明清时期,陵阳又是徽商通往苏杭的必经之地,陵阳也就是这样兴盛并富贵起来的。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国家副主席董必武陪同越南主席胡志明在去黄山的途中经过陵阳,写下“富贵陵阳镇,风流谢家村”诗句。“富贵陵阳”也就是这样享誉外界的。

我不是屈子,也不是诗仙,但我却同样有着一颗飘泊的心,尤喜爱山水,总想在山水的陶洗中让自己的心一次次归于宁静。这是今年第三次到青阳了,却仍然走不出九华的神韵。我要寻找的,恰恰就是九华山内在的精魂,我爱九华,爱九华的雄浑和神秘,二十多年来,我与九华结下不解之缘,而今年,我开始从另一角度来认识九华,难得青阳朋友们的盛情,他们一次次地陪着我,从东到西,由南而北,无论是六亩田、青峭湾,还是今日的陵阳古镇,都让我一次次在激动中沉醉,在沉醉中苏醒。

青阳行之一:富贵陵阳镇

 接连下了一周的雨,天终于晴了,二十一世纪的阳光照在陵阳镇古旧的石板路上,照在高大,孔武而不失江南才子灵秀之气的南流桥上,眼前的陵阳镇给人一种油画般的效果:沧桑,古旧,而又充满现代的明亮。南流桥够年头了,桥头的碑记记载着从清康熙、雍正到乾隆年间每一次修缮的过程。桥连接着一百多米长的古街道,只是很少看到有人在桥上走过。一条狗在桥上悠闲地晒着太阳,有人把大白菜一棵棵铺在桥上晾晒。南流桥就像一个阅尽沧桑的老人,它看着古镇的变迁,看着古镇一代一代的人匆匆走过,却从来不发一语。南流河自九华山脉汇合而下,在这里穿镇而过,阳光下河水灼灼,耳畔是此起彼伏的棒槌声,一群群妇女在河里浣洗着,谈笑着,远处,池黄公路上来往车辆的穿梭声似乎都可以忽略不计,站在这宁静而动感的画面之下,感觉自己和这周围的一切都一直沉浸在远古的信息里。

 好一座宁静的陵阳!古人说,每临大事有静气。宁静,或来自于胸中之浩浩大气,陵阳的浩浩大气来自于近在咫尺的九华山,来自于涓流不息的南流河,陵阳的富贵似乎也就在这宁静中尽显无余了。

青阳行之一:富贵陵阳镇

 沿着南流桥我们悠悠漫步,桥那头、河两岸有整齐亮丽的房屋,那是另一座陵阳,一座现代化的、真正富贵的陵阳。我们随意走进一个平常的人家,一个年轻的女子领着她的孩子向我们走来,她操着道地的陵阳话同我们说着家里的人口和生活,细问起来,却是个川妹子。我们打趣道:“是被拐卖来的吗?”女子笑道:“要是那样,早就逃走了。”陵阳的富贵留住了来往的商家贾客,也留住了一切向往富贵幸福的外乡人。

 陵阳新街上,一家家店铺栉次鳞比,然而却并没有我们惯常所听到的逼人的喧嚣,也看不到急匆匆行走的行人,陵阳人守着九华后山,守着南流河,守着那条连接外界的池黄公路,千百年来就这样悠闲地做着生意,赚着本该他们赚到的钱,陵阳也就是这样一点一点富贵起来的。

在一个街角,四位年龄加起来三百五十二岁的老人在阳光下打牌的情形构成了陵阳镇的另一道风景。冬日的阳光照在她们苍老的额头上,照在她们幸福而知足的脸上,看着她们,我不由想起我困在城市楼房中年迈而寂寞的母亲,我向一位九十一岁的老人说:“我母亲与您老同年啊,她找不到人同她打牌。”老人立即扭过头来说:“让你老妈妈住到我家来吧,我每天都陪她打牌。”老人的诙谐,老人的机敏引起周围一阵欢快的笑声。

这就是陵阳,一座富贵而不失宁静大气的陵阳。我来过,我也因此宁静了一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