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昌初年,有人报告说,豫州刺史崔慧景有反意,且密通北魏。萧鸾于是急命萧衍为宁朔将军,镇守寿春(今安徽寿县一带)。到达寿春后,萧衍了解到崔慧景并无反意,而所谓暗通北魏也不过是一些小人的无中生有。萧衍改变了诛杀崔慧景的计划,而采取安抚的措施,不仅收买了崔慧景的人心,也解除了萧鸾的心头之患。从寿春回来,萧鸾又任萧衍为太子中庶子、给事黄门侍郎,官至五品。
萧鸾的越权专横,当然地引起萧昭业的警惕,然而他却想不出任何对付萧鸾的办法。为了保命,这位无所作为的新皇唯一的措施就是深居简出,以防不测。接下来,萧鸾萧衍从容地制定了详密的篡权计划:第一步,做萧昭业心腹萧坦之、萧谌的策反工作,让这两人认清形势,倒戈于萧鸾;第二步,由这两人设法除掉杨珉、朱隆之、曹道刚等人,斩断萧昭业的所有羽翼;第三步,刺杀成功后,迅速召集京中重臣进殿议事,指鹿为马,逼他们表态,先扶海陵王萧昭文(萧昭业之弟)继位做傀儡皇帝,为萧鸾的顺利登基起过渡作用。
策反工作获得成功,萧坦之、萧谌二人眼看着齐室大势已去,很快倒戈到萧鸾一边,一场血腥的杀戮开始了。第一个死在这场宫廷政变阴谋下的是内臣杨珉,其罪行并不难寻,他与何皇后通奸早已是人人皆知的事实。萧昭业明知杨珉为自己戴了一顶绿帽子,却因为何皇后的苦苦求情而迟迟不忍颁发赐杀的诏书。但最终杨珉仍然难逃做刀下鬼的命运。受此牵连,太监徐龙驹难逃干系,仍然是借助萧昭业的诏书,太监徐龙驹被凌迟而死。
一连串的宫廷杀戮,不能不让萧昭业心惊肉跳,他开始意识到,萧鸾接下来的目标就该是自己了,他不得不在暗中召集心腹朱隆之等人,商议除去萧鸾的计划。然而这消息很就被萧鸾获知,萧鸾遂决定当夜正式举事,为自己的篡权做最后的进攻。
这天清晨,萧昭业拥着美人徐姬还正在睡梦之中,忽然听到宫门外一片喊杀之声。萧昭业意识到自己的死期已到,便拔剑出鞘,说:“如其让他杀了我,不如我自己结果了自己吧。”徐姬扑上前去苦苦哀求,就在萧昭业手握利剑迟迟不敢下手时,萧鸾的人马已扑进宫里,面对叛军,宫内军将们则一个个只作壁上观。萧昭业知道大势已去,不得不来到西宫,用一根绫帛自挂于梁上。可怜这位骄奢淫逸的郁林王只做了一年皇帝,死时还不到21岁。
一场大规模的杀戮开始了,齐室诸王各个成了萧鸾诛杀的对象,这些人有被乱刀砍死,有被白绫赐死,而被当作傀儡的海陵王萧昭文皇位尚坐焐热即被一杯毒酒赐死。从萧鸾篡权起事到正式登基,前后五年间被萧鸾诛杀的齐皇室诸王共28位,还不包括他们的心腹以及直亲。至此,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的所有子子孙孙,全被萧鸾斩尽杀绝。
这一年的十月,萧鸾正式登基,改元建武,是为明帝。而在这场篡夺皇位的斗争中,萧衍因为“定策勋”的功劳,受封为建阳县男,并受每年三百户俸禄的赏赐。
至此,萧鸾在萧衍的帮助下完成了自己的登基计划,而萧衍不仅一手导演了齐皇室的垮台,为父雪了耻,同时也为自己将来的起义登基真正地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演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