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路与出路

(2009-03-13 11:29:48)
标签:

思路

出路

迫切性

持久之计

两种

杂谈

分类: 说东道西

思路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形式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轨迹。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公司管理者的思路将决定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策略,从而最终影响企业的生存状态与命运。对企业而言,正确的思路如同明灯,指引企业冲出阴霾,走向希望和光明;而企业管理者在寻找自身定位和出路的过程中,也将随着管理环境的变化不断修正和完善其发展思路和发展目标,由此带领企业走上一条稳定、持久发展的健康大道。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想到才能做到。”这说明决策者的思路如何,将与事业的最终成败息息相关。小到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大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都是这样。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对企业而言,若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一定要有清晰、正确的思路作先导。所以,一家企业如果没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没有立足百年的持久之计,那么它只能是“积之不厚,行之不远”。 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要想长成参天大树,就得植根深处;要想打一场持久战,就得“广积粮,深挖渠”。

一个正确的思路可以获得成功和发展,一个错误的思路则可能导致失败和后退,所以在制定思路的时候,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方面,要通过比较获得答案。通过仔细权衡、认真比较,找出问题的突破点和关节点,结果也就一目了然了。在进行比较的过程中,也应注意一些基本原则:若是对应的或相反的思路进行比较,谁更优越,谁就可取;若是若干观念进行比较,那么,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若是从思路的可行性、必要性与迫切性进行比较,若能三者具备,当然是最佳效果,如不然,则最好按照迫切性、必要性与可行性的优先顺序进行比较,以作出最佳选择。另一方面,要掌握事物的本质。也就是说必须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找准问题的症结所在,然后对症下药,根除顽疾。此外,判断思路的正确性还必须要有谨慎的态度,具备科学的思维方法,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经过反复论证,必须走群众路线,必须遵纪守法。

思路来源于学习、实践,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然而,怎样学习、实践,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思路是智力、时机与实力相碰撞激发出的火花,是过去的经验,他人的智慧与自己对未来设想后融汇贯通的结果。很多思路其实就来源于平时学习中一点一滴的积累,是对眼前情况进行分析、调研,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判断、展开联想所得。实践证明,思路狭窄,思维呆板僵化,办法与措施也就因循守旧,一用就死,前面的路自然是桥断路跨,前景黯淡。相反,思路创新,则思路宽广,办法与措施就会层出不穷,越用越顺,出路则四通八达,前景也必然充满希望。许多思路实际上就是认真探索、努力追求的结果。我们在实践中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对同一个事物,因为态度的认真与否,会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思路,因而,导致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出路和结果。马马虎虎的人往往较难形成思路,而认真追求,踏实勤奋的人则较易形成好的思路。

“行成于思”、“三思而后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等至理名言都是对思路与出路之间辩证关系的总结与归纳。思路正确了,再加上人们的努力奋斗,就能结出丰硕成果,出路宽广。然而,成功绝非必然,也并非终点。要开创出一条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出路,就需要独具一格、与时俱进的管理理念和思路作引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心命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