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企业培训:想说爱你不容易

(2007-08-09 01:56:41)
标签:

产经/公司

企业培训

分类: 指指点点瞎比划
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在咨询业界做一些自己认为很具体的事情,比如说培训,帮助一些中小企业建立培训机制,培养讲师人才。
 
但是反思自己,为什么所服务的企业中,能够给企业带来真正的变革的成功案例甚微?随着自己对咨询培训业界的理解越深刻,越感到作为一个中小企业经营体质改善的推手,要真正发挥作用,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对于培训的理解,原来我是局限在员工教育,我曾经设计过一个产品叫企业培训外包代管业务,也就是虚拟培训中心,并且在市场中实践过。这个产品的实践起初是很受企业界欢迎的,因为只需花费一点点资金,差不多一个培训专员的投入,就可以建立一个标准的培训系统。
 
随着自己在业界的深入,发现这是一个多么大的缪误,培训其实只是作为内部传播的一个工具之一,内部传播的另外一个途径是开会,这两个方面是需要相辅相成的才有可能成功,就好像输血和造血,外部培训永远只是输血的作用,只能够一时提供生命机体也就是企业所需要的营养环境,但是生命需要持续,生命体一定必须具备造血功能。如果不帮助客户实现机体的造血,那么,培训永远都是在昏厥的时候的一针强心剂。
 
一个对企业缺乏深度了解与体会的外部培训师,他的成功往往只能来自于他过去本身的职业经历,而往往很难在企业培训业界有所成就,因为他难以洞察企业的真实需求以及需求背后的本体所隐含的改善点,因此,大部分咨询师也好,企业培训师也好,真正的能够解决企业问题的,实在是少之又少。
 
建立培训体系即是建立企业内部传播途径,让尽量多的员工听到一致的声音,这才是培训的本质,通过培训体系的运作,使团队经验能够得到保留与复制,并予以不断衍生。无论是5S、西格玛还是企业的价值观,都是在通过内部传播的方式说服员工接受,达成共通理念,并在工作中得以运用。
 
我从来不赞成我所辅导的企业派人去参加社会公开课程,特别是管理类的课程,并非社会培训机构所谓的鱼龙混杂,而是这种培训无法带来真正的得益,社会公开课的讲师面对的是众多的客户人群,那么他只能分享一些局限经验,而作为受训体本身,企业外派的那个人,无法将培训讲师的经验移植到自己的认识上,再通过内部传播形成企业的共识。没有这个基础,一切的外派都将只是徒劳。
 
业界一直在热烈讨论和以示分别的学院派和实战派,其实只是中医和西医的差别,甚至只是这个品牌和那个品牌用药的差别,令琅满目,但最为关键的一点却被大部分企业,也就是用户所忽视,就是在选择药品之前,你是否知道自己到底生了什么病?这个盲区,往往又是企业外派培训的基本动机!
 
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循环。
 
朱江

欢迎转载,但请说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