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听王双所有的讲话中最具震撼力的一句话。
听到过公司一些同仁的消极言论,说公司的管理“一团糟”,职责汇报不明确、分工授权不明确、整个公司好比一个乱哄哄的山寨,效率低下。对此,我一直不以为然。
我承认有很多优秀卓越的公司,比如我们经常立为标杆的那些世界500强公司,这些公司几乎能够象把尺子一样地在每个职位上衡量人员的胜任程度,而回头看看自己的公司,有的同事曾经跟我说过:朱江,我几乎看不懂咱们自己公司的组织架构。
随着自己对公司的深入了解,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看上去有些莫名其妙的组织架构,其实是基于老板对企业内部人事的独特了解,它的特别之处就在于,不是用人去适应管理体系,而是令管理体系适应人。
管理体系并非是一个冰冷的模型概念,它同样也是需要和具体的人相匹配的,在公司这个看上去乱哄哄的管理体系里面,蕴藏着对人性的深刻洞察力。虽然这是很初级的阶段水平,但对于一个在纳斯达克上市不久的企业来讲,不见得就是错误。
通常这种企业有一些被外人所垢病的东西,比如说有些人什么都不干,有些人却满负荷运转,当然最满负荷运转的就是老板自己,里里外外一把抓,很多人不明白,这种一把抓其实在企业目前这个阶段,却是保证了公司能够最准确和快速的市场反应,前提就是老板能干,到现在能让我们安慰的同样也是,我们这个企业的老板也比较能干。
因此,有一些同事有失望的情绪,其实这大可不必。
在历史上,成吉思汗带领的游牧民族部队,管理显然比不得已经十分精密化的宋朝,但失败的为什么却是宋朝呢?这同样说明了一个道理:身处公司本身的发展时期,过于精密的管理体系反而会失去在市场上的战斗力。
为什么?
我们所能够信手拈来的一些卓越公司的管理体系,实际上是建立在一个战略非常明确的前提之下的,这样一来的管理体系其实和官僚体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责权利明确,但层次太多,效率通常并不高,官僚体系本身并不是一个负面的词,它在对抗决策风险上有其作用。官僚体系的层级能将风险降低到最小,这样一来,通常也更能把以自我为中心的战略方向彻底贯彻到底。
细数历史上失败的世界500强公司,只有极少数是在执行的细节上犯错误,大多数公司的毁灭性错误是在战略层。反过来看,成功的企业也大多并没有比别人好太多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只是经验的累积和改进,用中国人的话说,那是术,而非道。
如果用别人看似光芒万丈的术来解决我们的道,犯错误也就是必然的了,目前公司身处发展的青春躁动期,在大把机会呈现的中国市场,如果恪守一个战略,那就是在自寻死路,时间和历炼才是未来成为优秀企业的根本。
通过不断发展中承受的痛来醒悟自己,因而改善自己,这才是我们应该走的正确的道路,而公司目前,也正是走在这样的道路上,这其实是应该让我们每一个员工值得欣慰的事情。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凡使我们痛苦的,必使我们强大”的道理所在,老板,我知道你会偶尔来暗地瞄一下我的博客,我在这里说说我自己的想法,不是为令谁谁高兴,而是我一直在思考这个看上去很简单的问题。
与大家分享。
朱江
前一篇:要快乐生活,但无法快乐工作
后一篇:春节假期看的三本书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