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媒体 就是不断创新的媒体

(2010-08-24 07:43:17)
标签:

官方

网络

转网站

华声在线

杂谈

分类: 精彩转贴

颜珂 璩毅《 人民日报 》( 2010年08月24日   15 版)

  “融合创新是媒体业态演变的基本趋势。上市对于华声而言,最大的意义不是资金,而是新一轮融合与创新的资源、渠道和机会”

  ——华声在线董事长 薛伯清

     

  作为中部唯一一家入选国家重点新闻网站转企改制试点单位的网站,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下的华声在线似乎有些“神秘”。

  这家2001年成立、依靠纯市场化运作的省级党报网站,连续6年盈利,预计今年销售额突破5000万,利润约1800万。一路上扬的市场数据,使华声在线在地方新闻网站的版图上,异军突起。

  然而,在董事长薛伯清的眼中,华声在线一系列融合与创新上的继续发力,“还只是个开始”。

  用传统媒体的“草”,喂好新媒体

  三个时间节点,勾勒出华声在线的成长轨迹。

  依仗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六报两刊的强大资讯,网站从2001年开始发声。2003年华声论坛崛起。从互动性强的论坛起家,汇聚人气,在全国地方新闻网站中,独此一家。

  目前,作为全球十大中文论坛之一的“华声论坛”,累计拥有256万注册用户,遍布全球128个国家和地区,每天同时在线人数稳定在6万人以上。

  2006年6月,以股份制方式吸纳战略资本打造的华声在线在北京成立。新闻聚合、民意聚合的理念,促成华声在线与传统媒体互补共生的局面。

  2009年3月3日,湖南日报以华声在线为基础,整合三湘都市报、湖南现代每天传播网,开始了全媒体新征程。用传统媒体的“草”喂肥新媒体这头羊,然后再用新媒体的“奶”来反哺传统媒体,一个新旧媒体“生态圈”已然成型。

  这样的结果是“草也茂盛了,羊也更肥了”。薛伯清这样描述华声在线内部的这种良性循环:网站利用好传统媒体所注入的新闻资讯资源,而报纸等传统媒体版块化身为网站社区,社区每天给传统媒体提供大量新闻素材,传统媒体的读者,在变成消费者同时,也成了网民。

  “中央厨房”烹饪全媒内容大餐

  完整的传播链条,让华声在线实现了“中央厨房”式的内容生产。一条新闻,通过不同的介质,以互动形式传递到读者手中。而读者可以选择自己的喜好与习惯,自由搭配,自助式消费。

  2010年湖南两会期间,华声在线利用全媒体播报平台进行两会报道,手机报群在第一时间向手机报订户发布重要消息;网络电视台全程直播;网站开通了大型专题,综合图文、音视频,全景式滚动报道会议;次日报纸刊登深度解读及各方观点。仅是第一场网络视频直播,1200多万网民纷纭而上,着实让网站的服务器陡然压力不小。

  在“中央厨房”的烹饪下,网站的老栏目,也开始吐纳新香。网站的“精英博客”,首创中国实名制博客标准。网络栏目搬上了报纸,不上网读者也能通过报纸感受网络精彩。此外,“华声网事”、“滚动播报”、“社区俱乐部”等网络味十足的内容产品形态,让报纸真正动了起来。

  开创整合营销的“华声模式”

  华声在线销售的可持续性增长,是融合了全媒体后下的“蛋”。而一系列的整合营销,搭配出新的广告形态,使传播链条真正成为产业链条,进一步强化华声在线的综合竞争力。

  全媒体组合下,华声在线的整合营销,首先演绎为网络、报纸、手机、户外、杂志的互动结合。客户选择在网站投放广告的同时,还可以在覆盖湖南30万份发行量的报纸上、覆盖全省3600多块党报阅报栏上、覆盖100万手机用户的手机报群上得到增值服务。

  华声在线不仅是新闻、资讯的载体,在市场上更多的是平台特性。华声在线借鉴美国中小企业通讯社的成功经验,打造的华声讯通网络整合传播模式,包括多媒体新闻信息采集平台、内容编辑审核平台、内容远程提供发布平台和新闻网站刊载平台,仅此一项每年带来千万级的营销收入。

  8月底或9月初,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将挂牌成立。上市对于华声而言,最大的意义不是资金,而是新一轮融合与创新的资源、渠道和机会。挟资本之力,整合各方资源和渠道,探索和发展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并放大这种模式,积极打造全媒体产业链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