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和尚的事让和尚自己解决(文/郭二楞)

(2008-11-25 23:00:24)
标签:

云南

少林寺

仇和

释永信

寺庙经济

和尚

杂谈

分类: 精彩转贴

      昨日(11月23日),少林寺与昆明市官渡区在少林寺藏经阁签订合作协议,正式接管位于官渡古镇里的土主庙、法定寺、妙湛寺、观音寺4所古寺庙,期限为二十年。据介绍,官渡古镇4所寺庙将成为少林寺在西南地区确定的首所下院,“云南少林”也因此应运而生。 

    面对此事,很多人不仅脸色大变,大呼花和尚来了。可中国人信教的比例不大,虽然感觉问题很“严重”,可又不能花几块钱剃个光头去做个真正的和尚,于是乎口成了最有利的武器。 

    作为昨日媒体头条,媒体把焦点放在了仇和和释永信的身上。仇和,改革明星;释永信,一个富有争议的“花和尚”,两个名人在一起注定能吸引无数的眼球。可仔细想想,又没什么大不了的。释永信再“花”,人家是信佛的;仇和再怎么说,那是党的干部,马列理论肯定要比有神论学的好。两人只能是有个交点后,就各奔东西。 

    可不管怎么说,仇和硬是把释永信拉来了。拉来干什么,只能是两人的交点----发展经济这个点。Baidu搜索寺院经济抑或寺庙经济,显示的都是封建王朝的资料,现代化的寺院经济却很少有人去关注。爬昆明西山的八座庙,游客们都会发现这里的寺院经济红红火火。三块钱敲一次鼓,五块钱敲敲锣,写满心愿的红灯笼挂满了树。 

   三块也罢,五块也好,比起河南10万一柱的香来,真的是微不足道。当民众没有看到10万一柱的天价香时,可能没有会仔细的想想一个寺院究竟能有多少钱。即便现在,我们仍然很难知道其收入和分配。 

   古代帝王为了长生不老,为了能成仙,不断运用自己的权利为各种宗教划地、修庙、拨钱,以至于因为寺院经济而发生了很多的政治事件。在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教自由的国度,而且我们的指导思想是无神论,在这种大背景下,很多人很少会去刻意的关注种种宗教。 

    可仇和不这么想,让释永信来不图你能为昆明GDP增长贡献几个点,更不可能让释永信再拿着这几个既比不上河南少林,比起大理那几座塔,也是逊色很多“云南少林”去招商,只能是拉来和尚解决和尚的问题。宗教,是一个信则有,不信则无的东西。如果你沉迷于此,你很有钱,你会觉得10万一柱的香也不算贵;即便你没钱,但如果你沉迷于此,买支一毛一柱的香可能也没事,看的是虔诚。但无神论者从文化的角度来看,肯定难以相通。想不通,也不能做和尚去卧底几天来揭发,只能是说说自己的不满。但从释永信的角度来看,寺院经济只是为信它的人准备的,如果你不信宗教,大可一笑走之。 

   面对“云南少林”,更多的人是害怕宗教文化精神的变味,我看很难。宗教,不是永久不变的东西,更不是深不可测的理论。在特定的历史事情,宗教总会发生变化。但回顾西方宗教改革的细节,我们不难发现,宗教的问题只能是宗教人士来解决。旁观者无法深入其中起到一定作用。但作为一种文化,却不能简单的拆、分来实现做大做强的目的,还是要走到让和尚养和尚的路子上来,以此来减轻政府和当地群众的经济负担。让信教的人能有所出,也能让不信教的人看到文化的长存,这才是根本目的。归根结底,和尚的事情让和尚自己解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