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谓主流媒体?

(2007-04-27 17:41:21)
标签:

互联网

时代

主流媒体

分类: 网事悠悠
 

  经常听见某些媒体报道,在宣传自己与某部门合作,称作是“强强合作”。

  几乎没有哪位传媒人自认本媒体为非主流传媒。

  媒体是否是主流?恐怕不是作媒体的人自己标榜就可“主流”了的。就好像“强强合作”也不可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主流不主流,强或不强,也不是自说自话。应该是受众和市场说了算,是我们社会的最大多数普通人说了算。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眼花缭乱的网络信息时代,所谓的“强强合作”,愈来愈成为一种时髦语和流行词,成为一种抢占市场“自卖自夸”的广告词。

  主流媒体的获取、维护、巩固,就象许多“名牌商标”和知名企业一样,其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一劳永逸的。

  我们的主流媒体,从获得人们的认可,到市场认可,到成为产品、商品,并不以办媒体者的意志为转移,而是需要经过在内容和形式上适应历史与人民的选择、引领、推进和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大多数人民的利益。

  主流媒体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他的传播内容曾经被社会的多数人、社会主流阶层所认可,认为是有益的信息。因而被业内外称之为主流媒体。包括广告市场购买率、读者自费购买阅读率、社会影响力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

  维护、保持并发展壮大主流媒体的主流地位,当然需要从体制、行政、法规等多方面强化该媒体的社会存在和经济支持,但更需要媒体自身从内容、从言论、从提供真正有用信息等方面扩大本身的影响力。从固本强身的高度,夯实主流媒体的地位。

  老话说,有作为才有地位,在“为”与“位”的关系上,我们可以从我们的主流媒体与“小报小刊”(姑且这样称谓吧)的市场竞争,多少转换,角色演变的过程中理出若干实例。

   何谓主流媒体?     从广义上说,国际互联网就是一个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全世界最大的媒体。互联网不但在改变世界,也正在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中国。这是不以某一国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今天,互联网网络媒体,还远远说不上是主流媒体,但是互联网确实是一个真正的大众媒体,网民都可以参与的人人媒体。有些话,今天说,没有人会予以理解。但是,再过十年,我们今天的思考,其社会价值,可能足以得诺贝尔奖。

    数次参加网络媒体相关会议。很多人在谈论互联网的价值,投人所好者,拍马屁者,依然多多。但是, 有识之人,必然会看到互联网带给未来中国的机遇。

     向来推崇传播领域的社会价值论,今天真正体现在了互联网信息的的广泛传播运用上。信息传播有用还是无用,不是传播者自己认为就ok的。而是接受者们说了算。就象作为商品的杯子,生产出来之后,其价值,是在别人使用之后,才感觉其价值存在的。学政治经济学,知道价值和使用价值,并知道价值是看不见的、抽象的,它是通过使用价值来实现的。这个道理,在传播学和宣传领域中,很多人至今不懂。因此,我们的若干文件和会议,才经常在提倡新闻媒体坚持“三贴近”。

    但是,今天的媒体,依然继承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许多东西。我们的媒体人,在制作信息产品的时候,好象很少考虑其市场和绝大多数人的接受力的。他们更多地的考虑的是少数领导人的喜好。这样,就好比将产品制造出来,放进了仓库,便可以计算其产值一样。我们很多的人,也在制造这种产品,并因此得拿工资,评奖,不亦乐乎。前些年,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流通、销售,曾被业界形象地区比喻为“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过程目的,仓库是最后归属”。新闻媒体信息的生产和流通,也基本大同小异。不同的是,“仓库”设在了废报纸收购站。可悲。

   今天做媒体宣传,其方式方法虽已有大幅改观。但是,计划的方式,仍像骨子里的东西,从未改变。我们传统媒体考虑问题,向来是研究给人家什么,而不是考虑人家要什么。这也是我们的宣传工作“大而空”的根本原因之一。我们正因此付出代价。因为我们正在失去读者和观众。

    另一种想法,也是低能的。有人认为,现在有互联网了,我们也因此有了一个可以利用的工具。因此,可以去影响舆论了,影响世界了。工具是人人都可以用的。关键是你采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没有任何的改变,你即使是用上了蒸气机,其结果,也是用牛来拉。在这方面,我以为,大量个人博客的出现和发展,为我们主办网站媒体的人提出了更加严俊的挑战。博客作者和文字图片与生俱来的贴近读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是我们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经营者所不可小视的。

    年轻的一代,已将互联网当成其生活方式。对生活方式,任何生硬的干涉,都是徒劳的。唯有聪明的执政者,才知道顺水推舟,或者叫顺势而为。可惜的是,识时务者太少。

    今天,我们的时代,已同以往任何时代都不同了。我们现在唯一需要研究的,是如何像冲浪一样,去驾驶历史的潮流。当然,这是很难的。但应该是可以办到的。

    许多曾经不被某些官方和官员认定的“小报小刊”,由于在用人和市场地位上抓住机遇,甚至抓住了一个两个重要的事件,大肆炒作,抢占媒体市场,逐步赢得了人们的认可,逐步的稳定了脚跟,成为不叫主流媒体的强势媒体。其影响力、覆盖面日益扩大,令传统主流媒体不得不刮目相看。

    互联网时代,可以说,已经没有什么“小报小刊”,对于网民来说,某些曾声名显赫的主流媒体和网络媒体,如果还在运行、体制、机制和传统规矩中,按部就班,在市场的竞争中逐渐被人遗忘,被人冷落,就是必然的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