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城秋闻梅花香【凭栏远眺香梅笑】

(2006-02-25 21:12:10)
分类: 纪念抗战60周年

         

           凭栏远眺香梅笑

之后的一系列活动,陈香梅无不兴致百倍。在陈纳德铜像揭幕仪式上, 陈女士终于与铜像作者、著名雕塑家、云南艺术学院教授张志禹亲切见面,手挽手合影留念,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感谢云南人民在隆重纪念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时候,在当年中美共同战斗的大后方昆明,塑造了陈纳德将军的铜像。陈纳德将军又回到了他和他的战友们工作和生活的红土地上。中美两国人民的友谊将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更加值得我们珍视和纪念。年愈80的云南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云南省政协原主席、老八路刘树生,与陈香梅女士一道,共同揭开了陈纳德将军铜像上的大红稠布。霎时间,一片金色的阳光洒在陈纳德将军铜像上,鼓乐齐鸣,众人鼓掌,现场气氛极其热烈。

据了解,这是作为陈纳德夫人的陈香梅女士,在中国大陆唯一出席的将军铜像揭幕仪式。

到袁晓岑艺术园参观访问时,陈香梅兴致勃勃与中国雕塑大师袁晓岑嘘寒问暖,仔细参观了大型青铜雕塑《驼峰情》。这座熔铸了中美两国人民血肉情谊的青铜雕塑,以云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昆明市政府、云南省新闻办和袁晓岑艺术园的名义捐赠给美国空军第十四航空队飞虎队协会。

90岁的袁晓岑先生作为中国近现代写意花鸟画绘画艺术大师、我国著名雕塑家,是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见证人。他早在抗日战争初期就举办过劳军义卖画展。日本侵略军占领云南保山后,他亲身经历过日本飞机对昆明的狂轰滥炸。在2003年8月召开的云南省文艺界座谈会上,丹增副书记曾指出:“驼峰航线”是云南文艺创作的一个重大题材”。多年来酝酿在袁老先生心中的“驼峰”题材立刻构思成了一幅雕塑构图,取名为《驼峰情》。它记述了因飞机坠毁而受伤的飞虎队员被傈僳族青年救起、并在其家中养伤、得到傈僳族老妈妈悉心照料的故事,用简练的构图表达了中美人民在抗战中用鲜血凝结成的深厚情谊。

在云南这片热土上,在60多年前那场血与火的战场上,有无数的美国军人为了正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也许他们留在这个世上的仅仅是刻在纪念碑上的一个名字,但他们却永远留在了中国人民的心中,更留在了与之并肩作战的云南各族人民心中。袁晓岑先生动情地对陈香梅女士说:“我就是想用雕塑的形式,把这段历史故事记录下来。”这座雕塑,是许许多多美国空军飞行员与中国人民友谊和平的缩影。

陈香梅欣然接受了袁晓岑先生创作的大幅中国画《和平颂》。

当车队驶至海埂公园滇池岸边时,陈香梅女士竟突然叫停,说要下车亲往水边一观。工作人员搀扶着她,迈过一个高坎儿。就在这当儿,陈香梅随口吟诗赞滇池,显现出她的人文素养。所至处,恰有一段水上曲桥,陈香梅走上去,满脸全是笑。此情此景,正是:

青山绿水伊人归,

凭栏远眺香梅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