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死亡——读内格尔《人的问题》论死亡篇

(2006-03-19 18:55:56)
分类: 一些文章(史、哲学及其它)

西美尔曾这样表述过:“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死亡是漂浮在他们生命之上的令人不快的预言,……就好像有朝一日将会弑父的预言漂浮在俄狄浦斯的生命之上一样。” 1

诚然,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死亡都是不可避免的。而死亡这样一个字眼,一般人也都是避而不谈的。而哲学家则有过许多不同的见解或者想法,他们思考过的东西,通常可以归结为这样的问题和相应的对问题的回答:死亡就其本身而言是不是可怕的?人们为什么惧怕死亡?

沿着同样的思路,本文将不考虑死亡与其主体以外的事物的关系,而集中探讨内格尔所讨论的话题。

托马斯·内格尔在关于死亡的论述中2,并没有对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持否定态度,他不像德谟克利特那样,把死亡看作构成万物包括生命的原子的自然分离,并认为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因而是无可恐惧的。相反,这一事实被作为一个前提,因而,论述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回答上段提到的两个问题。

内格尔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显然是过分简略的,这里的原因在于人们无从去了解死亡本身:活着的人并没有经历过死亡,因而一切看法均可以认为是主观的臆测,而已死去的人却无法对此进行澄清。正是出于这样的困难,内格尔一开始便认为“如果死亡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件坏事,那不会是因为他的肯定的特征,而只可能是因为他从我们夺走的东西” 3。这种方法和论断,也许最早地可以上溯到亚里士多德,因为他同样认为人们惧怕死亡是很自然的,并且声称对于人而言死亡是令人畏惧的一系列事情中最可怕的,同样,这位早期的大思想家也说过“死亡是终结,而且对于死者来说,一切东西都随着他个人的死亡而丧失全部的价值”。萨特也这样写道:“死永远不是将其意义给予生命的那种东西,相反,它正是原则上把一切从生命那里去掉的东西”4。不过,很显然,由于刚刚提到的同样的困难,这些论断本身也是难以被证明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进一步阐明这种见解的可能性或者合理性。

在对死亡本身并非是可怕的事情作了结论之后,我们将要面对的是:死亡为什么是不好的,以及人们为什么普遍惧怕死亡。

沿着上面谈到的对死亡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死亡确实是不好的,但人们无法从其本身是否带给我们痛苦这一点加以考察。因此,很自然的,人们转而通过探讨死亡剥夺了生存及其所带来的一切好处来加以解释。本文的探讨也集中于这一观点。

如前所述(这也是内格尔的方法),在他看来,正是由于死亡对继续生存的潜在的好处的这种剥夺而使死亡被普遍地认为是一件坏事。1而这种论述的困难在于他接下来所提到的三类问题,即剥夺本身是否可能是坏事、关于主体接受的问题以及对于出生前与死后不同空白的不同态度的解释。

实际上,第一个困难并不构成真正的困难。按照大多数人的最直接的观点,剥夺本身就是一件坏事,除了对生命的剥夺,像对财产、荣誉等等好的事物的剥夺同样是人们所不愿意接受的。

针对第二个困难,内格尔作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他试图说明“大多数的幸或不幸都有一个主体,辨别时应该根据它的历史和潜在的可能性,而不是仅仅根据他当下的直接状态” 5,这种说明是有益的,它使我们得以放弃那种将主体与环境“短暂联系”起来的方法,并且没有必要放弃“主体对于不幸事件之所以不幸是重要的”的观点,正如我们在他的论述中所看到的,这一观点则是解决第三个困难的关键:因为出生前的空白并没有任何实质上的主体。2

 

 

作者附:太长不让发,只能分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