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解说员发一枚金牌
(2010-11-25 11:35:23)
标签:
体育 |
某报专栏
“张卫平老师在MPC的饭堂里打饭,边上有人大喝一声:‘张老师您打饭也插队,显得非常不合理嘛!’”某采访广州亚运会的记者发了一条微博,立马引起“围观”,跟帖者排着队形展开改编大赛,各种爆笑段子层出不穷。
这条微博的笑点是“合理”二字。张卫平老师专业篮球运动员出身,当过国家队主教练,实战和理论兼修,听他解说篮球,既能扫盲长见识,还能把各种门道看个通透。在张老师看来,篮球的至高境界存乎“合理”二字,一通乱打打哪算哪,即便球进了,也不值得提倡,按部就班指哪打哪,即便没打进,也值得褒奖。“合理”是张老师解说词库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所以坊间球迷尊称他为“张合理”。
由那条微博引发的改编大赛中,有个叫“枷锁无惧”的哥们一举夺魁,被众人推举为此次大赛的冠军。“枷锁无惧”回帖道:“这馒头给我啊。唉……没给。这馒头要掉,你看,掉地上了吧,我就说要掉。”此君应是听着张老师的解说长大的,熟谙张老师的解说语气和句式,解构合理,联想精巧,改编羚羊挂角,令人拍案叫绝。
有必要澄清一下,圈内人一致认为,张老师待人接物颇有大家范儿,令人觉得舒服。所以,那条微博多半是为亚运所累,为金牌所累,为稿子所累的记者和大伙儿开了个善意的玩笑,“张老师买饭插队”的说法不足为信。
但这条微博很好地起到了舒缓心情,稀释怨气的作用。如我这等上班族,行将下班之时突然瞥见这个冷笑话,腰不酸了背不疼了挤地铁也更有劲了,而扎堆在广州,被催稿和奔波搞得脑袋缺氧的记者们,也不那么哀怨看谁都不顺眼了。这条微博被热议,引笑声无数,间接说明了一个问题:广州亚运会,中国代表团拿金牌拿到手抽筋,大家早就审美疲劳,想找机会“越轨”了,这个当口,场外的段子远比金牌给力。
单就篮球比赛而言,中国队赢韩国队,张庆鹏投中9个三分,哪怕是拿下亚运会金牌,这些新闻点毫无魅惑可言,倒是篮球宝贝舞弄腰肢时受伤等边缘化新闻更能吸引观众。不知大家有没有觉察,现在解说员也成了编辑们力推的新闻点,张老师的一句话,哪怕只是一个词儿甚或一声叹气,也能成就一篇点击不菲的热文。土耳其男篮世锦赛上,张老师发了少年狂,在话筒前指挥孙悦“玩儿他”,某门户网站就以此做了一条新闻,据说好评如潮,点击蹿至排行榜前三,编辑是否因此升职加薪,情况不详。
“卫平语录”不断见诸网络报端,引发坊间大讨论,张老师本人却很淡定,“你要把观众的情感引发出来,释放出来,达到共鸣。”的确如此,当韩乔生能把游泳解说出诗意来——“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作为观众,我们心里是该会心一笑的。广州亚运会,中国队金牌通胀,争议四起,好在还有张卫平、韩乔生这样的非主流解说员,能让我们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看亚运。
所以,他们也应该获得一枚金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