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08日
(2010-11-08 22:10:46)
标签:
体育 |
补偿自我
<某报专栏>
东野圭吾《毒笑小说》里有个短篇叫《补偿》。
主人公是个年过半百的公司小领导,这人毫无生趣,不懂时尚不沾文艺也不看体育,以至于下属敬而远之,上司漠然视之。有一天他突发奇想,请了个家庭教师学钢琴,练得死去活来,并不顾家人阻扰和市井流言,非要在小屁孩演奏会上登台献艺。
东野圭吾不愧天王级推理作家,这个短篇篇幅不长,情节设置却够玄幻,弄得读者云里雾里欲罢不能。演奏会现场,谜底终于揭晓。主人公曾经做过脑部手术,手术失败后左右脑彻底分离。所以他有两套想法,左右脑不相往来,各自支配一套。简单说,主人公在形态上的“我”之外还有另一个“我”。
右脑告诉主人公,这辈子他应该成为钢琴家,于是他觉得,自己亏欠另一个“我”很多,无论如何也要补偿,即便成不了钢琴家,起码得有这种体验。
东野圭吾善于用荒谬来鞭笞现实,启迪人生。梦想比白菜还廉价,卑微的我们其实都是分裂人,内心的“我”想当教师想当soho想当流浪歌手,现实的“我”却成了公务员成了写字楼里急匆匆的职员。我们都欠自己太多,有几个人能挣扎着向现实搏斗,向另外一个“我”道歉?
于此意义上,昆伊·艾尔默斯值得尊敬,“他”敢于用变性这种挑战世俗的方式向另外的自己道歉。他不仅想过普通男人的生活,还想征战男子篮球赛场,做个纯爷们儿。
艾尔默斯由“她”变成“他”之前是乔治华盛顿大学的女篮队员,2008年曾荣膺“明尼苏达州篮球小姐”。“这(变性)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不想当女儿身,我希望更换自己的性别和名字,想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当另一个“我”告诉她应该当男人时,艾尔默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变性手术,以此作为迟到的补偿,“如果不这样的话,我会因为掩盖自己的真实感受而感到悲伤。”
当我们在地铁上遇到“伪娘”时,可以感到不适甚至是排斥,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想,这些人也够勇敢,既然艳羡女人的窈窕身材和花枝招展,何不以最自我的方式去体验?世界这么乱,为何非要装给别人看?
艾尔默斯身边的人要宽容得多。“我在第一时间告诉了教练、队友,她们都很支持我。”艾尔默斯一脸幸福地说,“她们就像兄弟一样拥抱我,我爱她们。”乔治华盛顿大学也以独特的方式祝福这个斗士,在学校官方网页上,他们这样介绍艾尔默斯——乔治华盛顿大学女子篮球队中的男性成员。
上赛季,艾尔默斯作为女篮校队成员打了20场比赛,场均得到7.4分和4.6个篮板,1月24日对阵拉塞尔大学时曾轰下21分。如今,艾尔默斯不可能再回到女篮赛场上了,但他也不想因此放弃篮球,所以又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向男子篮球赛场进军。乔治华盛顿大学副校长罗伯特·坎尼克表示,校方很支持艾尔默斯,已经向有关方面发出了咨询书。
让我们一起祝艾尔默斯好运吧,他让我们看到了内心之我的强大力量,说不定有一天,我们就会走出那个半封闭的格子间,当教师,做soho,背一把破木吉他四处流浪。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