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0年10月14日

(2010-10-14 21:18:52)
标签:

体育

 

NBA常规赛离中国有多远

 

10月11日,在“NBA中国”工作的哥们在MSN上兴冲冲地和我说:“今天我和大卫-斯特恩握手了。”这哥们透露,斯特恩在会上大谈NBA在欧洲有多火,科比·布莱恩特和勒布朗·詹姆斯有多受欢迎。

坐在离“NBA中国”只有几百米之遥《最体育》编辑部里,我可以想象得到斯特恩那副眉飞色舞的神情,想象得到他有多么渴望让中国变成下一个像欧洲那样的市场,继而自然而然地考虑这样一个问题:NBA常规赛下赛季将首次走进欧陆,什么时候能来到中国?

“与中国篮球展开合作的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帮助中国培养基层篮球教练,安排NBA教练来中国指导授课,邀请更多的中国球员到美国进行系统化培训等等。”早些时候,斯特恩已经公开了这个酝酿很久的想法,“尽管操作起来有很多困难,但我们也在考虑把常规赛放到中国举行。”

六年前将季前赛带到上海和北京;把“NBA亚洲公司”改为“NBA北京办事处”,又改为总资产达23亿美元的股份制公司“NBA中国”;招罗曾担任摩托罗拉和微软中国区CEO的陈永正——斯特恩团队一直致力于拓展中国市场,而10月13日和16日火箭VS篮网的两场季前赛无论从包装、运营、轰动性还是效果上看,无疑达到了NBA进军中国市场的顶峰。

斯特恩开玩笑说,以后来中国打季前赛再也不会挑易建联所在的球队,这个家伙已经两次放他的鸽子了。玩笑后的潜台词是,尽管第五届NBA中国赛收获了巨大成功,但远未达到斯特恩的预期效果,易建联被交易导致在中国大地上的“中国德比”流产以及篮网未能如愿钓到勒布朗式的大鱼,让这次NBA中国之行留下了些许遗憾。

试想一下,若五棵松上演“姚易”或“状元决”的戏码……

有一种说法:斯特恩正在加紧压榨姚明,一旦姚明退役,NBA中国赛很可能夭折。可以将斯特恩的矢口否认理解为官方辞令,但退一步来说,倘若NBA将“姚效应”视为打开中国市场的王牌,那在姚明巅峰时日无多的情况下,是不是应该在NBA中国赛的基础上更进一步?

饥渴的中国球迷吃了四块鸡肋后,终于在第五次的时候盼来了一届有些许滋味的NBA中国赛,可看到五棵松那些穿着11号球衣却昏昏欲睡的伪球迷你就会知道,这种轰动效益很大程度上是以猎奇心态做支撑,新鲜劲褪去后,他们下一次还会买账吗?换句话说,斯特恩或继任者要想乘胜追击,肯定不能玩这些老把戏,在扩张手段基本穷尽的情况下,常规赛显然是最后的也是最有效的选择。

已经卸任“NBA中国”CEO的陈永正分析常规赛落户中国的可能性时说:“引进常规赛不仅仅是场馆能否达标的问题,主要得考虑时间问题,NBA球队飞来打一场比赛,会有大量时间消耗在旅途上。”斯特恩也表示,五棵松篮球馆的硬件无可挑剔,中国有能力承办NBA比赛的场馆还有很多。如此说来,时间安排是常规赛进入中国的头等障碍。不过必须指出,NBA是一个庞大的商业组织,只要有利可图,一旦时机成熟,决策者们又岂会在意各俱乐部的抱怨?再说,NBA的赛程设计相当缜密,时间安排显然不是难以逾越的关口——要知道,1990年和2003年,NBA常规赛已经两次走进同属东亚的日本。

种种迹象表示,NBA在亚洲已经“抛弃”了日本,转而进军“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高收入人群首次超过低收入人群(中产阶层的比率高达62%)的印度”。完全打开印度市场尚需时日,日本市场又被NBA放逐,斯特恩必然会将中国作为NBA在亚洲站稳脚跟的根据地。如此,NBA常规赛走进中国并非遥不可及的梦,这与中国的篮球文化以及软件建设无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